導語
隨著鴻蒙系統逐漸在市場中普及,華為再次開始了一項新的動作。
這一次,華為并沒有著重在手機市場上施展奇葩的營銷策略上,而是將目光聚焦到手機以外的設備上。
這也就是為什么最近華為手機逐漸發力MatePad Pro、車機等不同領域的產品,也是華為方面透露出的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華為的鴻蒙系統已經正式進入了非手機設備市場。
而這些非手機設備中,有著不在華為的老朋友們,比如戴爾、海爾、格力等企業品牌的電腦和空調,也有很多家庭首選的設備,諸如平板、手表、車機等等。
這些產品這些設備的操作系統,已經悄悄被華為鴻蒙系統所取代。
這些趨勢給人一種錯覺,鴻蒙系統已經開始擴張了,難道華為不僅僅要將鴻蒙操作系統打造成手機市場中的第三大操作系統,還要用它打造另一條更加安全的軟硬件一體化的新生態嗎?
事實上,華為的確打算這樣做。
因為它清楚一點,拿下平板市場對華為比手機市場更加關鍵。
鴻蒙系統帶動非手機市場。
就在不久前,華為發布了一篇宣傳短文,里面有一句話“鴻蒙與鑄匠情”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并且,華為鴻蒙系統在手機以外設備上的應用數量眾多,活躍度非常高。
這無疑顯示了鴻蒙的生態系統已經逐漸形成,鴻蒙系統已經成為華為的軟硬一體化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通過將鴻蒙系統應用于其他設備,能夠讓這些設備擁有更好的互聯體驗,并且也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智能生活。
鴻蒙系統的發展對于整個智能設備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隨著鴻蒙系統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華為的產品線也在不斷拓展,從智能手機延伸到平板、手表、耳機、車機等不同設備領域。
這些設備無疑都成為了鴻蒙系統在非手機設備市場上引起熱議的焦點。
尤其是平板、手表、車機等設備,已經成為了鴻蒙系統的熱門應用領域。
無論是華為的MatePad Pro還是Watch 3,都已經成為了鴻蒙系統的重要代表。
目前,隨著華為在鴻蒙系統方面不斷加大投入,這些設備所搭載的鴻蒙系統也在不斷升級和優化。
這無疑也大大提升了這些設備的用戶體驗,吸引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而在車機領域,華為的鴻蒙車載系統也備受關注,被看作是華為在車載領域的重要突破口。
鴻蒙系統的應用不僅帶動了非手機設備市場的發展,更是給整個智能設備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未來,隨著鴻蒙系統在不同設備上的應用不斷擴展,我們或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智能設備時代。
這無疑也會對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統安卓和iOS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成為未來智能設備市場中的新一股競爭力量。
硬件當做“應用”,鴻蒙系統有何布局?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手機只是一部智能手機而已,但對于生態平臺來說,這可就是一個能夠為自己帶來利潤的“用戶”。
鴻蒙系統不僅僅是要替代安卓系統,它更想要為華為云生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鴻蒙系統逐漸走向成熟,華為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全新的思路。
華為將硬件當做了“應用”來做,這必然會讓安卓一陣驚慌失措。
此前,華為推出了多款平板電腦,而且不再刻意隱藏自己拿它來練手的用意。
在這多款平板電腦上,華為還特意強調,你們的反饋我們都收到了,小版本我們也努力帶來了,我們一直在用大力開發大版本。
這巨大的力量就是鴻蒙系統,這讓眾多手機用戶不由得浮想聯翩,如果我買了華為的鴻蒙手機,再配上一臺華為的鴻蒙平板電腦,兩者之間能不能無縫連接使用呢?
如果真的能這樣,那無疑是為華為的鴻蒙系統加了一條非常耀眼的新功能。
鴻蒙系統還太新,用戶還無法得知它的使用感受,但華為方面無疑走在了第一條嘗鮮的路上。
讓平板電腦和手機能夠無縫連接使用,這對于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大亮點。
而在車機設備上,華為鴻蒙系統所獲得的權限則更多。
不僅可以切換音樂、語音,諸如車內空調等功能也能通過手機來操控。
這些小細節無一不展現出華為的強大實力,它們無疑給用戶帶來的是非常美好的使用感受,這也是其他手機品牌無法提供的功能之一。
在這里,無疑是華為手機有著獨到優勢的一大“賣點”。
作為車載設備,還能實現和手機一樣的應用運行模式,這無疑大大提升了車載設備的功能性和娛樂性。
另外,華為在手表、耳機等設備上的布局也非常的低調,但這并不妨礙它在這些設備上的應用。
隨著鴻蒙系統的不斷完善,耳機等智能穿戴設備也會迎來更多的使用場景。
這無疑也會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生活體驗。
可以說,華為已經不僅僅是將鴻蒙系統應用于手機上,更是將目光瞄準了各種智能終端設備,勢必帶領整個行業迎來一場全新的變革。
華為發動突襲,危在旦夕?
華為這一次的行動可謂是不拘一格,華為發現了云空間,于是,它用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替代了安卓。
云存儲有了操作系統,再加上手機,這樣我們的辦公軟件不就都能夠安放在這里了嗎?
這些或許也只是華為的一個想法而已,云存儲、操作系統已經夠讓人羨慕的了。
但事實上,華為的計劃并不止于此。
華為手機在功能上越來越強大,本來,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但在美國眼中,卻是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
正是因為手機市場上的明星企業,美國才對華為提出了制裁。
華為早已看破美國的圖謀,美國此番制裁華為,最終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將華為逼出市場。
但華為根本不會受制于外,它不僅僅是在被動防御,更是在積極進攻著。
華為拿下手機市場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華為這么一來二去,自主研發芯片,再加上鴻蒙系統,再順便推出Mate 40這種科技蘋果,華為的市場份額飆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而華為也積極回應了美國的挑釁,但美國并不聽華為的話,華為的這些回應隨即被美國Congress無情否決。
針鋒相對之下,華為更不想被動挨打,這或許也讓任正非覺得華為這樣下去也許就會被警告抄家。
華為自主研發經過了多少年?
華為手機積淀了多少年的市場?
華為發射了又多少款的手機?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的手機市場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因為手機用戶已經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操作喜好。
鴻蒙系統在基于安卓的華為手機上的使用體驗無疑會大打折扣。
但華為若是要在手機市場中取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得在安卓市場上推廣鴻蒙系統。
由此可見,鴻蒙系統在新領域的挑戰,并不是華為要攪和水,而是要加水引流,因為鴻蒙系統不僅僅只是為了取代安卓,更是要成為華為手機生態的起步之地。
結語
華為不斷拓展自己的市場,不斷借助鴻蒙系統打開新的窗口,這無疑也充分體現了華為在不斷創新的決心和實力。
華為的努力也必定會換來良好的回報,未來,隨著鴻蒙系統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展,相信它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也將變得更加深遠。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鴻蒙系統或許有望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