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為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華為將汽車板塊放在了最前面。我在寫這個稿件的時候,余承東還在發布華為的筆記本產品。可見,汽車板塊的業務,已經是華為最為重要的一個領域。
關于今天的發布會。有幾個讓我覺得很感慨的點。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
汽車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像手機
3月28日的小米汽車發布之后,汽車領域可以說是迎來了大“鯰魚”,影響是巨大的。感覺是很多上市的車型,都是在和小米扯上關系。汽車媒體做的稿件,也都在有意無意和小米進行比對。
同樣作為手機領域的大佬,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起來。之前華為一直說是不造車。但是我看某家的車型歸類,已經將“鴻蒙智行”列為了單獨的一個品牌,旗下有“問界”、“智界”和“享界”,分別是和賽力斯、奇瑞、北汽合作的產品,而另一個和江淮合作的品牌,也在來的路上,大概率應該也叫什么界。“聯合中國汽車產業伙伴,締造智能電動汽車新時代”這是余承東在這次春季溝通會上喊出的口號。
而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站在臺上,也說:“在中國,造好車離不開華為。”這應該是作為傳統車企對華為的一個表態了。
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手機企業開始進入汽車領域,并且逐步主導這個領域。汽車的發展和營銷生態,也許都會越來越接近手機。未來,我們每個人會不會像換手機一樣頻繁更換我們的汽車?這個不知道,但至少現在我們已經在頻繁OTA我們的車機了。
智界S7售價24.98萬元起
那接下來說說智界S7。這臺車此前我們其實已經去店內探過店,看這臺車的人其實相對較少。從外觀來說,這臺車并沒有太多讓人驚艷的地方,軸距4950毫米,車長4971毫米,車長和小米SU7相當,比阿維塔12的5020毫米車身要短一點。那智界S7拿什么去和小米SU7抗衡?
首先,智界S7最有競爭力的,當然就是它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新的智界S7全系都將標配城區無圖NCA,這將讓這臺車在智能駕駛方面的能力受到肯定。在發布會上,華為也一再讓車主出來發布他們的“口碑”,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段車主行車記錄儀上傳的視頻,他們分別幫車主應對了突發情況:鬼探頭、突然出現的水馬、從右后側竄出來的自行車……這的確是比人類的判斷更厲害。而此前我駕駛阿維塔12也有類似的體會。在人沒有看到前面拐彎之后的紅綠燈的情況下,阿維塔12通過系統已經做了判斷,知道前面是紅燈,從而進行了減速。
而華為視覺智駕HUAWEI ADS 基礎版,則是在智界S7 Pro上首發搭載的,智駕的水平還有所提升。不依賴激光雷達與高精地圖,實現“全國高速城快輕松開、智能泊車輕松停”:智駕上下匝道,遇到道路施工、錐桶改道等場景,具備一定自主換道避障繞行能力。智能泊車支持異型車位、自定義車位等超過160種的車位,可見即可泊。
此外,這次煥新升級盡管在價格上沒有做調整,但是在車型配置上都進行了不小的升級。比如,智界S7 Pro的電池包將升級為82kWh,CLTC綜合續航里程提升至705公里,加量不加價。
規模交付而且會不斷加速
和傳統車企合作,傳統車企在車輛制造、驗證等方面的經驗都會得到應用。所以,被動安全與電池安全等方面,智界S7車身都是滿足C-NCAP五星碰撞安全標準和中保研C–IASI碰撞安全要求,電池包配備13層硬核安全防護,碰撞、托底時不變形、不起火。這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但是,作為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在產品定義、ID設計、軟硬件開發等領域獲得了華為深度賦能。所以,在交付上,肯定會更多依賴于華為。
余承東在溝通會上說,此前雖然在交付上有一些難題,但是已經啟動規模交付,并且會不斷加速。看來,智界S7不會在交付上出現太多的難題。
那么,就目前看來,智界S7也許會是在市場上和小米SU7形成抗衡的一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