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以來,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先后跟進“517新政”,調整最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下限。
同時,上周北京也將首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調整至20%,利率最低調整為3.5%;調整住房公積金房貸最低首付比例;支持多子女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
截至發稿,四個一線城市已完成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下限的調整。
那政策出臺的一個月以來,這些熱點城市樓市狀況如何?
首先,自5月底以來,各個一線城市均優化了住房信貸政策,其中廣州的最為寬松,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降至15%,二套房降至25%,相比政策出臺前的30%、40%,均下調了15個百分點,并取消了貸款利率下限。
政策的確激活了當地市場,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廣州政策落地后的近20天里,新房日均成交套數為200多套,中心區域成交環比上升50%;二手房市場中,市中心熱度飆升速度更快。
上海“滬九條”落地一個月,二手房網簽量多日破千套,有機構預測上海6月二手房單月成交量有望創下近3年來的新高,新房市場中,4000多萬元的豪宅被連夜買走,也有千萬級豪宅“一天賣出10多套”,不少樓盤也開啟 “24小時不打烊”模式”。
同樣是二手房市場,深圳有中介門店的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大幅增長,總價300萬元以內的二手房源成交增幅明顯。
經過不斷的政策疊加,北京樓市逐步企穩,部分購房需求被逐步釋放。官方數據顯示,5月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3383套,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3.1%。
與此同時,上海、北京和深圳都明確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給兩孩及以上家庭增加了一張“房票”。這些政策將近一步提升新房、二手房市場的活躍度。
除了四大一線城市外,準一線城市杭州新政也已滿一個月,新房成交環比增長了22%,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13%。其中,6月杭州新房市場出現兩個限售樓盤,在6月末的土地市場中, 申花、濱江板塊地價創新高。不過盡管如此,我們發現杭州市場依舊是冷熱不均,一些粉盤甚至近郊板塊的樓盤,購買動力依舊不足,啟動中介分銷更是常態。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四大一線城市齊刷刷出臺樓市新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購房者的信心,短期內新房、二手房數據一定會有明顯的上升,不過從中長期看,市場熱情是否能持續并傳導到二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目前還沒有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