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銷量超過160萬輛
比亞迪公布的6月銷量數據顯示,其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34.02萬輛,同比增長35.2%,創單月銷量歷史新高。
從細分品牌來看,比亞迪的王朝網和海洋網的銷量為32.48萬輛,同比增長35%;騰勢品牌、仰望品牌和方程豹品牌,銷量分別為12275輛、418輛和2680輛。
拉長時間線來看,比亞迪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累計達到161.3萬輛,同比增長28.46%。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出海”節奏加快。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比亞迪6月出口2.70萬輛,同比增長156.2%。具體來看,比亞迪在烏茲別克斯坦工廠的首批量產新能源汽車宋PLUSDM-i冠軍版正式下線;比亞迪在突尼斯推出了三款純電車型和兩款混動車型,深化在北非的新能源市場布局。此外,比亞迪在牙買加的首家門店也正式開業。
今年6月,吉利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6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8%,占總銷量近40%。領克品牌銷量為2.44萬輛,同比增長49%;其中,領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1.52萬輛,占比超62%,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6.41萬輛。同時,極氪交付新能源汽車2.01萬輛,同比大增89%,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累計交付量為8.79萬輛。
吉利汽車表示,根據今年以來產品的強勁銷售表現,集團決定將原定的全年銷量目標上調約5%,從190萬輛提升至200萬輛。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到95.5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32.02萬輛,同比增長117%。
緊隨其后的是長安汽車。今年6月,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4萬輛,同比增長超61%。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累計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了69%。其中,長安啟源在今年上半年交付了7.30萬輛,深藍汽車交付了8.39萬輛,阿維塔交付了2.90萬輛。
廣汽埃安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其6月的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到3.50萬輛。不過,廣汽埃安今年5月的全球銷量為4.01萬輛,也就是說,6月的銷量環比下滑了12.59%。
月銷兩萬輛陣營擴大
從造車新勢力的表現來看,今年6月,理想汽車以超過4萬輛的銷量重回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
今年6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4.78萬輛,同比增長46.7%;今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8.90萬輛。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理想L6月的交付量成功突破兩萬輛,全系產品月交付量超過4萬輛。7月初,理想汽車無圖NOA將正式向全量ADMax用戶推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問界汽車月交付量超過理想,每月初定時在微信公眾號披露銷量。最近幾個月則不再單獨公布銷量數據了,而是合并到鴻蒙智行中進行公布。今年6月,鴻蒙智行合計交付4.61萬輛,今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9.42萬輛。其中,問界汽車6月份的交付量為4.31萬輛,而智界的交付量為2995輛。
蔚來汽車在今年6月交付新車2.12萬輛,同比增長98%,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共交付新車8.74萬輛,同比增長60.2%。
蔚來汽車6月發布的2023年ESG報告顯示,蔚來汽車2023年的研發投入達到134.3億元,在美國、中國、歐洲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申請中和已授權的專利總數為8478項。
零跑汽車6月份的交付量也創下歷史新高,月度交付量達到2.01萬輛,同比增長52.3%,環比增長10.7%,上半年累計交付量為8.67萬輛。6月28日,零跑汽車智能6座SUV零跑C16正式上市,上市48小時,大定達到5208輛。
小鵬汽車在今年6月共交付新車1.07萬輛,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5%;1—6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新車5.20萬輛,同比增長26%,其中,小鵬標志性的產品P7,月交付量已經跌至一兩千輛的水平,小鵬X9“九冠王”在6月份也僅交付了1687輛。
小米汽車的官方數據顯示,小米SU7的交付量在6月份突破了10000輛,但具體的數量并未披露。自4月初首次交付以來,小米SU7的銷量持續增長。據了解,為了加快交付進度,小米汽車工廠也于6月份實施雙班生產,以增加交付能力。
利好新能源汽車
有業內人士表示,看好今年新能源車市場的銷量和“出海”前景,特別是4月底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望明顯拉動全年的銷量。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5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占有率達到39.5%,其中,純電車的產銷量為55.7萬輛,同比增長8.8%,混動車的產銷量為38.3萬輛,同比增長91.2%。今年1—5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占有率達到33.9%。
廣發證券分析認為,在國家促消費政策如新能源汽車下鄉、車企優惠等因素驅動下,購車需求持續釋放,汽車市場供需兩旺的格局將延續。財政局下撥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多地出臺地方補貼政策,汽車“以舊換新”進展良好,車企紛紛推出置換購車補貼,以鼓勵汽車消費。
銀河證券在其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正逐漸形成針對全球不同特征市場的差異化出海道路。對于東南亞、中亞等出口核心地區,出口量的持續高增長,驅動自主品牌在當地建廠,提升市占率;對于歐洲等具備本土強勢品牌的市場,自主品牌開始嘗試以技術輸出為核心的新合資模式,并將該模式在中國市場使用;對于非洲等低消費能力的國家,當前自主品牌的滲透率較低,仍然采取以直接出口為主的模式。
銀河證券認為,自主品牌在上述三種模式下不斷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推動我國汽車“出海”進程加速。據艾睿鉑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品牌汽車將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實現900萬輛的銷量,市場份額將增長至13%,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