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拒絕卷入價格戰
今年車圈真是熱鬧,各家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先是問界M9拿下50萬以上豪華車銷量冠軍,又是比亞迪新車發售在今年上半年穩坐中國乘用車銷量頭名。
面對國產新能源的崛起,中國汽車行業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價格戰,不僅有理想、極氪等新勢力,寶馬、奔馳、保時捷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也紛紛下場。
在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卷入這場價格戰時,特斯拉選擇跳了出去,決定用自己的方法來促銷——分期免息政策。
7月1日特斯拉公布的最新5年0息政策,已經是特斯拉第三次發布分期免息政策了,相對于前兩次,這次發布后部分網友表示“這下能賣得起了”、也有網友表示“還可以再等等”。
隨后,特斯拉的市值一夜大漲382億美元(約人民幣2788億元),漲幅超6%,總市值達到了6693億美元。
事實上,受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沖擊,特斯拉中國同樣選擇過降價應對,但在今年4月其將Model 3/Y/S/X全系降價1.4萬元后,就沒有在價格上再做文章。
同月,特斯拉首次推出“0利息”分期購車的優惠政策。不過當時購買Model3/Y的后輪驅動款才享有3年免息,60期免息的政策主要還是針對置換車。
![特斯拉不降價玩免息,市值一夜暴漲2700億](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03/213202H350.jpg)
圖源:特斯拉官網
隨后6月特斯拉就進一步發布了5年0息分期政策,購買Model 3/Y標準續航版可享,而在7月1日最新的購車權益中,特斯拉將長續航四輪驅動版車型也囊括在內。
![特斯拉不降價玩免息,市值一夜暴漲2700億](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03/21320242K1.jpg)
圖源:特斯拉官網
相較于特斯拉的從容,其他傳統豪車品牌的應對則顯得手忙腳亂。
今年的汽車市場,國產新能源憑借著其出色的車機互動、智能駕駛等功能讓大部分傳統豪華車黯然失色。
網友們調侃開過有智駕的新能源車后,感覺寶馬、奧迪等燃油車像“老古董”,360創始人周鴻祎更是在今年以990萬的高價賣掉自己的邁巴赫,轉而宣布要買7輛國產新能源汽車。
面對國產新能源的一波接一波的攻勢,以BBA(寶馬、奔馳、奧迪)為代表傳統豪車品牌選擇以不斷降價作為應對手段。
據媒體報道,在上海、蘇州等地區的線下門店中,起售價47.8萬元的奔馳EQE現在降至28.8萬元;寶馬i3指導價35.39萬元,現在綜合優惠后20萬元以內就可以落地,還包括了保險費用。
另外,保時捷Macan的優惠達到了19%,奧迪Q5E-tron可以25萬元落地等等,這一系列降價中有的可謂是直接腰斬,讓不少人發現,原來這些品牌的車可以賣到這么低的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在網絡上有著“浴皇大帝”熱梗的凱迪拉克,旗下CT5車型基礎款降價到了20萬出頭,也才剛剛止住頹勢。
然而,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降價力度,降價后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一些地區降價后確實帶來了銷量提升,但也有一些品牌降價后依然賣得不是很好。
這就不禁讓人想問,為什么特斯拉能跳出價格戰,選擇玩自己的套路?他們這樣做的底氣在哪?
![特斯拉不降價玩免息,市值一夜暴漲2700億](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03/21320233482.jpg)
特斯拉的自信來源于銷量
坦白說,特斯拉沒有再次降價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的其他促銷措施見效了。
根據中汽數研發布的“2024年5月SUV銷量完整版”榜單顯示,特斯拉Model Y奪得了當月銷冠,5月共賣出3.99萬輛,乘聯會也表示特斯拉本月在中國銷量同比增長30%。
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中,乘聯會及多家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前3周的特斯拉銷量排名都穩居第二,只被比亞迪壓了一頭。
由此可見,特斯拉依舊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這也是特斯拉不直接參與價格戰的底氣所在。
23年的特斯拉憑借其Model Y車型全球銷量120多萬輛實現了純電車在年度銷量上對燃油車的超越,他能賣這么好自然有他的優勢。
首先是其在技術創新以及市場定位上的深厚積累。特斯拉不像小米汽車一鳴則驚人,公司在馬斯克的帶領下經歷過許多浮沉才達到現在的高度。同時,特斯拉的市場定位清晰,一直專注于中高端電車市場,也因此贏得了獨特的市場空間。
而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品牌價值,提升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從自動駕駛技術到電池技術,特斯拉不斷推動行業進步,引領市場潮流,特斯拉車主對于品牌的忠誠和信任,為其提供了穩定的消費群體。
然而,雖然特斯拉的銷量依然不低,但從今年它在中國市場的一系列操作來看,面對國產新能源的挑戰,特斯拉并沒有表現得那么平靜。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一共發布了超百萬輛的大規模汽車召回,通過OTA(汽車遠程升級)技術為這些車輛免費升級軟件,目的是消除隱患,減少不良影響。
到了4月底,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意外訪華,不僅成功讓特斯拉在中國通過了汽車數據安全合規要求,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相關標準的外資車企,還為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技術FSD在中國的落地鋪平了道路。
不久后,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也獲得了施工許可,其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
因此,在特斯拉做好在中國“能賣”、“能交付”、未來還“能智駕”的準備后,這幾次免息低息購車政策的不斷擴充,是特斯拉對市場預期的考量,也是他對中國市場的渴望。
該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消費者的購車負擔,提高了特斯拉新能源車的吸引力。
并且最新的這次政策免息條件相對寬松,有許多網友在知道后表示,之前5年免息還需要置換舊車,現在購買就行,評價為“真香”、“入手很值”;當然也有部分老車主表示“被背刺了”,之前購買車時是3年免息,現在變成5年了。
一方面,這確實表明特斯拉目前一樣有著較大的銷售壓力,另一方面,也證實了特斯拉的免息政策行之有效,所以他們才會忍不住繼續加大力度,以求進一步市場擴張。
至于此舉能否真的達到預期,咱們只能拭目以待,萬一國產技術再有新突破,像比亞迪秦L DM-i對油耗和續航的沖擊那樣,說不準特斯拉一樣要接著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