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新能源發展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可謂百花齊放,比如比亞迪第五代DM-i混動技術,奇瑞鯤鵬動力,吉利雷神電混系統等,而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聊長安UNI-Z所搭載的新一代藍鯨智電iDD。
首先就是它的新藍鯨和上一代藍鯨動力有何區別,上一代藍鯨動力主要分為是藍鯨發動機、藍鯨油電混驅以及藍鯨變速器,就比如長安旗下1.4T和1.5T發動機都屬于藍鯨系列,很多熱銷車型都采用了這臺發動機,而變速器就是7速的DCT變速器。新藍鯨則分為藍鯨發動機,不過這部分升級為混動專用發動機平臺,上一代的油電混驅升級為電驅平臺,而變速器則徹底被電控系統所取代,也就是所說的IEM高級智慧控制系統。
先來聊聊新藍鯨插混技術第一核心點內燃機的熱效率,新藍鯨HE 15發動機采用的是1.5L自然吸氣四缸的設計,帶有藍鯨AGILE敏捷燃燒系統,相比于老款的藍鯨發動機,新機型用了更大的行程缸徑比,達到1.45,長行程可以提高日常駕駛轉速區間的效率,壓縮比達到16:1可以帶來更好駕駛體驗。新藍鯨還用上了500bar的高壓缸內直噴系統,這相比于常見的350bar高壓直噴更加先進,而幾年前國產車大部分還是200bar的直噴,就可以看出有什么區別,相比于國內大部分來說都可以算最前列的。
第二電驅方面,采用的是P1+P3的混動模式,同時還搭配了3擋DHT,其核心除了上面提到的混動專用發動機,還有P1和P3電機也是長安自己研發的。相比于以前的P2混動結構保電能力較弱,電動機長時間用于驅動車輛,導致發電效率下降一些,而且在純電模式下無法啟動發動機,而現在的P1+P3因為電動機置于變速器之后,與發動機的輸出軸分離,一般是驅動無動力的輪子,這樣可以實現四驅功能,同時還可以在制動或滑行時為電池充電,使其擁有更好的保電能力更長的續航能力。并且其P1電機采用8層hairpin扁線技術,P3電機采用10層hairpin扁線技術,相比常見的6層或者8層電機,不僅提高了材料的實用率,還讓電機的尺寸更緊湊,功率輸出效率可以達到97.8%。
第三個關鍵點就是混動控制系統,新藍鯨搭載全iEM智慧動力控制系統,本質上就是通過一套系統去對上面眾多的控制器進行管理。它就像解算術題的解法一樣,通過對給出的條件,比如導航信息、轉向等等進行思考,最終得到行駛時能耗的最優解,這套系統還能幫助我們平順切換插混與增程模式。讓我們可以在在市區行駛時,使用增程模式提供純電般的駕駛感受;而在高速行駛時,切換到插混模式,應對續航焦慮。兩種模式進行互補讓我們既沒有里程焦慮,還能讓我們有著舒心的駕乘體驗。
在增程方面新藍鯨也有著變化。這次長安對增程器進行了單獨設計,同時對核心的發電機進行了全新開發。簡化了傳統的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的機械結構,將發動機和發電機直接結合采用直驅模式,同時在開發發動機之初,就考慮到了發動機和發電機的高效區間,最后將兩者的高效區間進行重疊,從而使得這套增程系統可以在90%的運行工況都能在高效區間。新藍鯨增程雙電機模塊異步電機峰值功率131kW,峰值扭矩262N·m,持續功率70kW,持續扭矩95N·m,拖曳阻力較同等級同步電機降低2/3,不僅能有著強大動力,還有著非常不錯的低油耗。
然后在電池安全方面,它的金鐘罩混動專用電池,核心優勢在于“真安全、長壽命、快補能、超高效”,微核脈沖加熱技術加持下可以讓它即使在-30℃的極端低溫環境下也能實現每分鐘電池溫度提升最高4℃,不僅可以讓動力提升50%,還能縮短15%充電時間,讓電池溫度的快速提升和動力的穩定輸出,讓我們即使是在嚴寒的冬季也能夠擁有穩定平順的動力輸出。
新藍鯨的搭載也讓長安UNI-Z在動力方面讓人感到滿意,它最大功率達到了72kW,最大扭矩達到了125N·m,電動機的最大功率是在158kW,最大扭矩是在330N·m。在WLTC純電續航里程95km,饋電油耗只需要5.15L/100km,最大綜合續航1200km。
總的來說新一代藍鯨技術的突破不僅為我們帶來更好動力輸出和的極低饋電油耗。提高燃油經濟性,同時帶來更好的NVH表現及,更長的續航表現,可插混可增程也可謂是行業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