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推進的馱馬:大眾 ID. Buzz GTX 評測
? 大眾迄今為止最奇特的 GTX 車型
? 這是一款 335 馬力的六座家庭巴士……
? … 不出所料,它有著令人困惑的個性
自從參加完大眾 ID. Buzz GTX 的國際發布會后,我就一直在努力了解這款車的存在。大眾將其宣傳為 MPV 系列中駕駛性能極佳的旗艦車型,但在駕駛這款車在漢諾威郊區狂奔了一整天后,我擔心它的品牌定位被誤用了。
別誤會我的意思,GTX 可能具有良好的商業意義。運動型中型貨車現在非常受歡迎。事實上,福特 Transit Custom是 2022 年英國最暢銷的汽車,占據了一噸貨車細分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表現優于在售的所有乘用車。
福特也有自己的旗艦電動運動型廂式貨車,即E-Transit Custom MS-RT。我們試駕過這款車,它的出色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還試駕過載客的 Tourneo Custom,發現它同樣出色。
因此,ID. Buzz GTX 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早期的印象表明大眾并不在同一級別競爭。它可能在直線上比 E-Transit 更快,但它的停車、轉彎或行駛性能卻遠不及 E-Transit,我認為這反而違背了要點。這還是在我討論實用性限制之前。
然后是價格問題。大眾尚未確認 ID. Buzz GTX 的售價——價格將于 2024 年秋季公布——但如果價格上漲幅度與該品牌其他 GTX 汽車的價格相匹配,我就更有理由擔心了。
請允許我詳細說明。最便宜的大眾 ID.4 Match 和頂級的ID.4 GTX之間的差價約為 11,500 英鎊。將這個差價應用到 ID. Buzz 系列上,你會看到一輛帶窗戶的電動面包車,其售價超過 70,000 英鎊(不含選配)。對我來說,對于這輛面包車來說,這似乎太貴了。向下滾動以了解原因。
乍看上去
優點:比標準 Buzz 速度更快、座椅更舒適、附加設備更多
缺點:操控性不如 Transit,三排 SWB 車型的行李箱較小
有何不同?
變化不大,但這是故意的。外觀變化很小,包括一些更具賽車風格的前后保險杠、一些“GTX”徽章和一些更大的 21 英寸合金輪轂。您還可以選擇用這種相當迷人的櫻桃紅油漆完成面包車的車身。
車艙經過了更徹底的改造。您將獲得新的運動座椅、大面積的黑色內飾和稍大的 12.9 英寸信息娛樂系統,比即將停產的 Buzz 上的 12.0 英寸屏幕更大。這個更大的屏幕還配備了比以前更快的處理器,這使得觸摸屏使用起來感覺不那么笨重。
當然,由于 GTX 是運動型車型,因此與最基本的后輪驅動 Buzz 相比,它的動力也更強——準確地說是 50% 以上。然而,大眾也借此機會對 MEB 平臺的電池技術進行了一些改進,以使其續航里程更長。我現在將對此進行解釋。
有什么規格?
與標準 Buzz(后部只有一個電機)不同,GTX 在每個軸上都有一個電機。它們合起來可產生 335 馬力和 413 磅英尺的扭矩,大眾自豪地宣稱,這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Microbus。
短軸距車型可在 6.1 秒內從 0 加速至 62 英里/小時,而長軸距車型則需要 6.4 秒,這要歸功于其略高的整備質量。更重要的是,額外的動力將 Buzz 的最大牽引力從 1000 公斤提高到 1800 公斤,這使其更適合牽引(盡管這個數字是最好的柴油動力廂式 MPV 所能承受的重量的一半)。
GTX 的電池組取決于您選擇的軸距。短軸距版本配備 79kWh 電池。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此次更新的一部分,大眾通過在其電池中裝入一些額外的、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成功地將額外的 2kWh 電量塞入(大致)與即將停產的 Buzz 電池相同的空間中。
買一輛長軸距車型,你會得到一個更大的 86kWh 電池,可以增加 Buzz 的最大續航里程。大眾尚未確認 GTX 的任一版本在一次充電后可以行駛多遠,但考慮到它們在每個軸上都有一個電機,它們將無法達到標準 Buzz 291 英里的最佳數字。
使用速度適當的直流快速充電器,這兩款電池都可以在 26 分鐘內從 10% 充電至 80%。
它怎么駕駛?
它很快。嗯,差不多。它和斯柯達明銳 vRS一樣快。低速時扭矩很大,讓你有足夠的信心在一輛慢悠悠的旅行車周圍飛馳(這比普通的貨車要好得多)。不過,就像標準版 Buzz 一樣,隨著速度的提高,性能會逐漸下降。
我覺得這輛貨車的軟件應該為此承擔部分責任。大眾將 MPV 的最高速度限制在 99 英里/小時,以最大程度地延長續航里程,而當車速達到 80 英里/小時左右時,你就能感覺到電子保姆正在收緊你的韁繩。不過,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 GTX 無法在高速公路上以 110 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它肯定足夠穩定。
由于電池組的存在,Buzz 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車軸之間的低處。對于一輛高邊廂的貨車來說,它還能干凈利落地穿過空氣(風噪不比高速公路上的大型 SUV更糟糕),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它對側風的抵抗力也很強。我們的 GTX 借用車也感覺比我們長期使用的舊款 Buzz 更好一些。
行李艙內的裝飾不再像用電纜扎帶綁在車身上一樣發出嘎嘎聲,而車艙后部的兩個額外座位吸收了標準五座車型中的大部分噪音。所有這些加起來,高速公路上的體驗要愉快得多。
它也相當舒適。底盤在過濾尖銳的顛簸方面做得不錯,盡管在輕微坑洼的路面上,它會進入一種奇怪的起伏節奏,在試圖控制巨大的電池重量時,它會在前后軸之間搖晃。不過,這幾乎是可以原諒的。
GTX 真正開始出現問題的地方是當您駛離高速公路駛上鄉間小路時。幫助貨車在高速行駛時保持穩定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轉彎能力。以普通汽車的合理速度進入彎道時,電池的重量會將前輪胎推開,使它們發出嚎叫聲,就像在快餐店停車場被一個年輕的流氓折磨一樣。
我也不喜歡剎車。剎車幾乎沒有任何感覺。你就像在街機賽車上踩踏板一樣。我發現自己總是在猜測我需要踩多大的力氣才能減速以應付一組紅綠燈——而且我經常出錯,這意味著我經常剎車過度,以免在前面的車的后備箱里留下一個巨大的大眾標志的印記。幸好我沒載客。
值得慶幸的是,您幾乎不需要使用 GTX 的專用剎車。由于前軸上有一個額外的電機,大眾能夠調動再生制動,而不必擔心貨車會不穩定。您只需松開油門,讓前電機像錨一樣發揮作用,就可以讓 GTX 減速至停止。
如果大眾對標準后驅 Buzz 也采用同樣的技巧,那就像你的一個淘氣朋友拉上了手剎。制動力將作用在未加載的車輪上,這只會引發轉向過度引發的事故。我更喜歡 GTX 中的再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