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7作為大眾ID系列上的首款三廂轎車登場,在外觀和動力方面不走尋常路,究竟這車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一看便知。
高車窗下沿和弓形車頂隱藏了ID.7的實際身型,將近5米的車身比邁騰還長,軸距則與ID.Buzz完全相同,可以說把“大面包”壓扁后便有了ID.7,MEB平臺的靈活度可見一斑。
大弧形車頂連接超短車尾也是當下電動轎車的標準身形,又厚又短的車尾很敦實,偽裝遮蓋下仍看不見太多細節(jié)。
連體式尾燈的內(nèi)部有白色的網(wǎng)狀內(nèi)襯,尾燈亮起光線十分柔和,未來國產(chǎn)車型上中央的大眾標還可以自發(fā)光。
ID.7的輪胎采用了前窄后寬的搭配方案,速度等級僅有T級(190km/h),意味著ID.7的極速將受限在較低水平上。
內(nèi)飾部分。
ID.7全新設計的車廂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款大眾車型,不論設計還是材質都比之前的ID車型有很大提升,是個新的亮點。
中控臺中央覆蓋有仿皮材料,下方環(huán)繞車廂的背光飾板能營造不錯的夜間氛圍,內(nèi)飾質感和設計都遠超現(xiàn)有ID車型。
大眾統(tǒng)一樣式的可加熱方向盤帶觸控式多功能按鍵,質感與觀感都不錯,但容易誤觸以及操作不便的問題依然存在。
原本的旋鈕式換擋變成方向盤右側的擋桿,首見于ID.Buzz上的這個部件通過擰動來選擋,操作更加符合常人的認知。
空調出風口方向由電機控制,好處是只要對IDA語音助手說句話就能調節(jié)風向,但要手動調整就得點進空調菜單內(nèi)拖動光標調節(jié),操作雖然很炫酷但有畫蛇添足之嫌。
選配的14揚聲器哈曼卡頓音響系統(tǒng)最大輸出功率為700W,依然是大眾車系音響熟悉的聽感,聽聽流行音樂很不錯。
全新ergoPremium座椅帶按摩功能及通風加熱,還有可以快速吹干后背汗水的干燥模式,舒服好看且功能性十足。
動力方面。
除了根據(jù)駕駛模式進行自適應阻尼調節(jié)外,DCC在運動與舒適兩端之外還提供額外手動調節(jié)空間,最軟與最硬設定相對比簡直判若兩車,開起來區(qū)別十分明顯。
柔韌且沉穩(wěn)的底盤質感外加電動轎車的超低重心相互作用,ID.7山路行駛動態(tài)甚至比很多配備空懸的更高級別車型好,其中有DCC自適應減振的幫助,好的基本調校也功不可沒。
轉動方向盤之初的反饋力沒有了很多大眾車那種輕飄飄的感受,甚至令我聯(lián)想到轉向手感優(yōu)秀的歐版高爾夫8GTI。
ID.7偏舒適的懸架風格走爛路十分舒服,但同軸的兩個車輪交替碾過路面破洞時車身多余晃動偏多,算是個小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