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5 日,上汽集團為維護自身與全球客戶的合法權益,決定向歐盟委員會要求舉行聽證會,進一步行使抗辯權,以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臨時反補貼稅措施。
此前,歐委會初裁預披露為上汽計算出高達 38.1%的補貼率,上汽迅速提交抗辯后,初裁結果仍高達 37.6%,并計劃征收臨時反補貼稅,上汽依法再次提出抗辯。
高額關稅
提出抗辯
上汽的抗辯理由充分且合理。歐委會的反補貼調查超出正常范圍,涉及商業敏感信息;對補貼的認定存在錯誤,將國內消費者的購車補貼納入歐盟銷售的計算;還忽略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辯意見,作出不利推定虛增補貼率。
在全球汽車產業步入電動化、智能化新時代的背景下,上汽十年來研發投入近 1500 億元,獲 26000 余項有效專利,推出國際領先的“七大技術底座”,MG 暢銷歐洲正是技術實力的體現。
在我看來,上汽的抗爭不僅是為自身利益,更是為整個行業發聲。貿易壁壘不應成為阻礙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才能促進技術進步和行業繁榮。中歐雙方應通過開放對話與合作,共同推動創新,構建全球綠色低碳經濟。只有摒棄偏見和貿易保護,才能實現雙贏,讓汽車產業在公平的環境中蓬勃發展,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環保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