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銷售數據的披露,各家新勢力上半年的成績單也陸續揭曉。
今年6月,絕大多數新勢力銷量延續了增長勢頭,鴻蒙智行、蔚來、極氪、零跑等品牌甚至創下交付量新高。
不過,廣汽埃安和哪吒汽車成為少數同比繼續逆勢下滑的品牌,其中埃安降幅最大,達到22.2%,也是唯一一個同、環比雙雙下滑的主要新能源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廣汽集團披露的口徑,今年6月,埃安銷量僅為25692輛,同比下降42.92%,上半年累計銷售12.63萬輛,同比下降39.65%,繼續呈現加速下滑之勢。
事實上,上半年埃安不僅銷量逆勢下滑,而且也遠低于公司和市場的預期。
今年年初,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在采訪中透露,2024年公司銷售目標為70萬輛。半年時間過去,完成率僅25%。
由于比亞迪秦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擠壓,埃安主力車型Y和S系列銷量嚴重受損,今年以來連續降價也無法扭轉頹勢,被競品大幅反超。
除基本盤失守外,埃安還飽受高端化失利和持續虧損的困擾。
由于長期享受網約車市場紅利,埃安難以走出路徑依賴,網約車標簽根植于消費者心中,導致旗下定位中高端市場的昊鉑品牌,接連推出的幾款新車全部折戟,品牌力顯然無法支撐其高端化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之前,埃安虧損擴大的同時銷量也大幅增長;而今年,埃安銷量拐頭向下,虧損情況可想而知。量利雙降趨勢下,IPO無疑變得更為艱難。
銷量被競品大幅反超 連續降價難挽頹勢
2024年,由于競品的強勢擠壓,形勢對于埃安而言忽然變得異常艱難。
今年2月,比亞迪率先打響價格戰,推出起售價7.98萬元的2024款秦PLUS DM-i榮耀版,同時其它各車型榮耀版售價也陸續下調1萬-5萬元不等。此后,五菱、長安啟源、哪吒和蔚小理零等車企也快速跟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進入高潮。埃安也正是在本輪價格戰中迅速掉隊。
以與埃安售價和銷量比較接近的比亞迪秦PLUS為例。年初的價格戰開始后,曾一度領先的埃安,銷量立即被秦PLUS反超,此后月銷量差距基本保持在2萬臺的較高水平。
事實上,埃安也跟隨行業屢次下調售價。
3月3日,廣汽埃安宣布AION Y Plus星耀版車型上市,售價9.98萬元,同樣進入十萬元以內區間。相比此前售價最低的車型,降幅達到2萬元;3月5日,埃安宣布,AION S MAX星瀚版降價2.3萬元,降價后售價15.69萬元,僅比入門版車型貴7000元;3月7日,埃安又一次降價,AION V Plus全系售價最多下降2.3萬元。
五天三次降價顯然未達預期。4月15日,埃安再度宣布AION Y Plus降價1萬元;兩天后又宣布,AION S MAX全系降價10000元。
盡管一輪又一輪的密集降價讓埃安老車主們叫苦不迭,但卻未能挽回銷售的頹勢,上半年銷量仍同比大跌超過4成。
昊鉑新車連遭滑鐵盧網約車紅利成雙刃劍 去年或巨虧超50億
前幾年,埃安之所以銷量增長迅猛,網約車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其中埃安S和Y系列以10多萬的高性價比,尤其受到B端市場的歡迎。
中信證券統計顯示,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埃安主力車型AION S在租賃市場的銷量占比高達60%至70%;2023年,在當年85萬臺新網約車中,埃安以近22萬輛的銷量位列榜首。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強有力競爭對手的入局,以及B端市場的逐漸飽和,埃安網約車這一重要基本盤遭到嚴重擠壓。
更讓人擔憂的是,由于長期享受網約車市場紅利,埃安難以走出路徑依賴。
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公開表示,“網約車并非低端的代名詞”,副總經理肖勇也堅定表態,“埃安絕對不會放棄網約車市場”。
在消費者心中深深烙下的網約車廉價標簽,自然也讓埃安的高端化轉型更加舉步維艱。
2023年,埃安旗下定位中高端市場的昊鉑品牌連續推出三款車型,分別是售價則在20萬-30萬元的昊鉑GT和HT,以及售價超過120萬元的純電超跑SSR。
數據顯示,昊鉑GT自2023年6月推出以來,截至年底的半年銷量為4568輛,月均銷量不超過800輛,昊鉑HT今年前五個月銷量共計2611輛,月均銷量剛剛達到500輛,遠遠低于比亞迪部分競品。而昊鉑SSR更是沒有公開統計數據,成了“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