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光伏、風電還是儲能,新能源行業似乎沉寂已久,很長時間沒有什么好消息了。曾經叱咤風云的綠色先鋒們,陷入在產能過剩的流言里,糾纏于同質化的低價競爭中。
傳出來的消息,要么是中期業績預虧了多少,要么是如何又被歐美各種不公平貿易手段制裁打壓,要么是在發達國家市場被區別對待,要么是如何被趕出了東南亞……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新能源企業們,正如勤勞而勇敢的中國人,從來不自甘于沉淪與滅亡,于是在這個艱難的至暗時刻,選擇了集體爆發。
2024年7月16日,中國新能源巨頭晶科能源、TCL中環、陽光電源、遠景科技不約而同宣布,投資數百億,挺進沙特阿拉伯。在此之前,聯合太陽能、協鑫科技、鈞達股份、中信博等中資背景光伏企業們的身影,已經出現阿曼,出現在阿聯酋……
趕碳號認為,中國新能源企業此次集體出海,攜手挺進中東,絕不是東南亞產能模式的翻版。
這是中國新能源企業依托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集體進擊,是秉持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理念的共同行動,代表的是先進產能,豐富是全球供給,緩解的是全球通脹壓力,解決的是全球氣候危機,以企業的市場化行為,讓綠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共建清潔美麗新世界。
晶科能源,如何練成中東之王
晶科能源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其業務動作一向果決勇猛,從來不玩虛的。
7月16日,至少有晶科能源、TCL中環兩大光伏企業在中東項目中傳出重磅消息,如果再算上同一天簽約的遠景科技、陽光電源,則是四子連珠,好戲同臺。這一切,都發生在沙特阿拉伯。
晶科能源今天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晶科中東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子公司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簽訂協議,擬在沙特阿拉伯成立合資公司,投資近10億美元建設10GW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
TCL中環公告:擬與Vision Industries、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的子公司RELC簽署《股東協議》,設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設年產20GW光伏晶體晶片項目。值得關注的還有兩點:(1)這兩個項目所在地都是沙特,且兩家企業的合作方均是PIF??雌饋?,TCL中環、晶科能源兩家企業可以形成產業鏈的上下游關系。TCL中環干硅片,晶科能源干電池和組件。(2)今年6月3日,協鑫科技宣布顆粒硅出海阿聯酋。6月13日,鈞達股份發布公告,計劃總投資7億美元,在阿曼建設10GW電池項目。這樣看,中東真的復制了中國的光伏產業鏈。
這個項目,晶科能源披露非常具體。
根據公告,項目由晶科中東持股40%,PIF(RELC)持股40%,Vision Industries持股20%,合資公司將由晶科能源并表。項目總投資額約36.93億沙特里亞爾,約合9.85億美元、71.6億元人民幣。
據知情人士透露,除少數由公司股東出資外,項目大部分資金應當由當地貸款融資提供。
這個項目合作方——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是真正的中東土豪。
資料顯示:PIF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也是全球排名第五的主權財富基金,目前管理著9250億美元的資產,2023年實現盈利368億美元。
PIF本身也是沙特實現“2030遠景目標”的主要投資方。
此外,PIF還持有ACWA Power 近一半的股份,是沙特多個大型光伏電站背后的主要投資方。
今年以來,PIF在中國動作頻頻。據媒體報道,PIF總裁魯梅延(Yasir Al-Rumayyan)近日密集拜訪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北京市長殷勇,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上交所理事長邱勇等。另有消息稱,PIF還擬在中國內地設立辦公室,其重倉中國的決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