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160.71萬輛的銷量成績拿下中國市場汽車企業與中國市場汽車品牌銷量的“雙料冠軍”,且兩項數據均大幅領先第二名,同比去年上半年(124.8萬輛銷量),增長率達到了28.8%,市場份額達到了13.7%。可以說,比亞迪不僅憑借著新能源汽車打破了合資品牌常年壟斷國內汽車市場的局面,成為了中國汽車市場銷冠,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跑者”。
終端銷量持續高速增長,市場份額持續穩步提升,也讓比亞迪背負了很多的爭議,甚至不少人認為,比亞迪賣得好只是踩中了新能源的風口,且不斷地在行業內發起價格內卷。
但事實上,隨著新能源市場滲透率在6月份達到48.4%,同比提升13.5個百分點,新能源已經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產品;至于降價促銷,更是當前市場環境所決定的,豐田、本田、大眾等合資車企,甚至寶馬、奧迪、奔馳等豪華品牌,終端優惠都在同比擴大,市場上目前最不缺的就是“性價比”。
真正的內卷,卷的是價值感
作為國內乘用車的頭部企業,比亞迪早在2023年推出王朝系列產品的時候,就已經實現了“油電同價”,改變了新能源產品由于電池成本過高,造成的產品售價偏貴的問題,真正做到了與同級別燃油車“零差價”,從而引爆了插電混動普及元年。
2024年2月份一過,隨著比亞迪王朝系列榮耀版車型的上市,秦PLUS售7.98萬元起、宋Pro DM-i售10.98萬元起等等,比亞迪將“油電同價”的概念又一次突破,在與燃油車“零差價”的基礎上,又一次讓“電比油低”刷新了國內家用車市場的價值標桿。
高價值,毫無疑問已經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可,更是中國品牌逆勢增長的源動力。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銷量一騎絕塵,理想、蔚來、極氪、問界、仰望等新勢力品牌,憑借著智能化、電動化重新定義了產品,打破了豪華品牌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抹平了豪華品牌的產品溢價,甚至改變了消費者對于“豪華”的認知;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老牌自主品牌,也通過技術、標準、工藝流程、供應鏈等多個維度,改變了中國車“低價就一定質廉”的固有印象,進入到全方面創新引領行業標準,領跑全球架構造車時代。
要知道,在比亞迪售價僅7.98萬元的秦PLUS上,DM-i超級混動技術、6安全氣囊、10.1英寸中控屏、DiLink智能語音系統、OTA升級、液晶儀表等配置已經是標配了,而更高級的合資品牌產品上,氣囊的多少甚至還區分著車型的高低配置!
隨著比亞迪一系列產品的熱銷,油耗更低、起步更快、平順靜音、超長續航等產品價值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了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這也是比亞迪能夠在國內插混市場實現60%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
科技平權,技術為王
新能源汽車變革是一場技術革命,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活下來,這不僅是比亞迪人對持續技術研發飽和投入的態度,更為產品賦予了更高的附加值,消費者也愿意購買技術含量更突出的產品。
從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第一代DM技術開始,在PHEV技術上比亞迪已經堅持研發了16年,并且直到2018年DM技術來到了第三代,PHEV都還不是市場的主流。直到2021年DM-i技術的問世,PHEV產品銷量當年同比增長了171%,PHEV市場進入到快速增長的通道。
而剛剛推出不久的DM5.0技術,首款搭載的產品秦L和海豹06,擁有了綜合續航2100公里+綜合油耗進入2L時代+9.98萬元起售的三大產品標簽,成為了市場上最受關注的產品。
目前,幾乎在所有的新能源技術領域,比亞迪都處于領先的地位,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CTB車身電池一體化、易四方、云輦等電動化專屬技術,都對行業帶來了技術革新,甚至實現了顛覆性的創新,不少技術還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技術,也正在成為推動中國汽車品牌走向世界的關鍵,一系列的反向技術輸出甚至開始重塑和再造中國車企在全球的話語權。
2020年豐田就與比亞迪合資正式成立了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雷諾與吉利汽車已經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核心內容是吉利汽車輸出混合動力汽車架構與混合動力技術;2023年大眾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等。
加速出海,樹立中國車企新高度
汽車工業向來被認為是制造業的塔尖,更能代表一個國家整體制造業的水準,全球公認的制造業強國,無一例外都是汽車工業強國。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世界級汽車品牌,這對于比亞迪來說,既是機會,更是動力。
7月4日,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舉行了泰國工廠竣工暨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標志著比亞迪開啟全球化新篇章,出海戰略再次提速。比亞迪泰國工廠從開工到投產歷時僅16個月,年產能約15萬輛,包含整車四大工藝和零部件工廠,新工廠還將作為東盟(東南亞聯盟的簡稱)地區出口基地而發揮作用。
打造世界級的汽車品牌,不僅僅要將產品行銷全球主要市場,更要強調本地化研發、本地化生產、本地化服務,從產品、服務上真正解決語言與文化差異帶來的需求變化,這也是比亞迪加速“出海”節奏的意義所在。
截至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遍及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德國、阿聯酋等8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城市,并在多個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球版圖和產品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僅在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出口就已經超過了20萬輛。要知道,進入對技術、安全更嚴苛,且汽車市場發展更加充分、成熟的歐美市場,是中國一代代汽車人,為之奮斗了70年的夢想。
早在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就不斷強調:“中國汽車人用一個又一個里程碑證明了新能源汽車可以,中國汽車可以!”比亞迪早已經成長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并通過強大的技術底蘊以及創新優勢,在市場上樹立了新的行業標桿,并逐步改變國際市場對于中國制造的刻板印象,這正是新能源戰略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