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0日,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保時捷發布消息稱,亞歷山大·波利奇(Alexander Pollich)將于9月1日起接替柯時邁(Michael Kirsch),出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地區的業務。
亞歷山大·波利奇自2018年起擔任保時捷德國公司的執行董事會主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德國市場的保時捷銷量同比增速高達22%,在區域市場增速表現中位列第一。
此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面臨銷量下滑困局,在發生經銷商“逼宮”事件之前,國內經銷商已經開始降價銷售。保時捷7月9日公布,保時捷上半年全球銷量155945輛,同比減少7%;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9551輛,較上年同期減少33%,是唯一跌幅超過兩位數的市場,同時失去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位置。
相比之下,保時捷在歐洲市場(不包括德國)上半年交付38611輛新車,同比增長6%,而德國市場上半年交付量更是達到20811輛,同比增長22%。顯然,保時捷希望在亞歷山大·波利奇的領導下,在華銷量盡快走出低谷。
從去年開始,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就開始表現疲態,今年以來更是陷入低潮,6月份還爆發了經銷商聯合抵制事件。消息稱導火索是保時捷中國為了完成銷售任務,選擇向經銷商壓庫,然而壓庫對于經銷商來說有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導致保時捷與經銷商雙方矛盾激化,部分保時捷經銷商已停止提車,要求總部給予補貼的同時更換相關高管。
7月19日,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兼全球CEO奧博穆(Oliver Blume)訪華,并前往上海保時捷中國總部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當時曾有業內人士透露,保時捷中國總裁及CEO柯時邁很可能被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