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檔無敵”,吹產品用這個詞可能太激進,但用來形容雷軍的年度演講,尺度正好。
7月19日的夜晚,雷軍用一段自己親自駕駛小米SU7賽道漂移的視頻,點燃了當晚的氣氛。
以“勇氣”為題的年度演講里,有徘徊、有迷惘、有委屈,但所有的章節集成最后的故事,還是雷軍的那句:雖千萬人,吾往矣。
SU7超過10萬臺的累計訂單,見證了小米的脫胎換骨,遠超預期的成就,也與小米“新十年”的疾進相襯。
此外,大小折疊等一系列小米年度新品,繼續為市場供給源源不斷的驚喜,“小米SU7全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預計在11月就可提前達成”的承諾之后,讓之前市場對產能問題的疑慮也被打破。
而米粉朋友的興奮仍難抑止。
“挑戰紐北最快四門量產車”的豪言既下,你就應該明白,小米對造 Dream Car這件事,認真得可怕。
01
三年高端探索,兩年跨越成長,「新小米」有哪些變化?
時至2024年,對小米殺入高端市場這件事,市場已如呼吸一般自然。
五年前,市場對于手機行業的發展預期普遍持悲觀態度時,小米剛剛推出“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曾以“極致性價比”為標簽的小米殺向高端市場,自然引起一片質疑。
在經濟承壓的大背景下,小米有過“首發一分鐘破2億銷售額”的小米10系列的高光開局,也有過11、12系列不達公司預期的低谷時期。
但“三年多時間,上百億的投入,幾萬人的共同努力”功不唐捐。
與徠卡的簽約合作,讓13到14代的小米影像在大眾用戶和專業攝影圈層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把融合光學、色彩引擎、仿生感知、加速引擎、生態引擎、ISP這些架構引入手機影像后,甚至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玩相機的是怎么看待玩手機攝影?”的二次熱度討論;大小折雙“機皇”、K70至尊版大魔王等三款旗艦新機層出,刷榜“年度最佳”。
如今的小米,“站住”了雷軍說的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也站穩了4-6K的價位區間。
2024年Q2,小米國內市場激活量反超蘋果躍居第?,與蘋果、華為形成新的“高端第?陣容”,并成功突破海外市場,截?2024年第?季度,連續16個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至于汽車市場,更無需多言。用雷軍自己的話說,“熱度遠超想象”。
上市27分鐘后,小米SU7大定數量達到5萬,首月鎖單及交付創下行業記錄,復刻了小米手機當初的奇跡。即便加上產能爬坡的時間,小米SU7的月銷數據,除了Tesla Model 3,目前國內還沒有廠商做到過。
從2024的一季報來看,在經歷前兩年的低潮后,小米已再次步入增長快車道。總收入人民幣755億,同比增長27.0%,連續兩個季度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經調凈利人民幣65億元,同比增長100.8%,創單季歷史新高,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23億元。
?系列深刻變化與關鍵跨越——IoT 業務顯著增長、手機業務回暖,核心主業強韌增長,離不開小米清晰的戰略布局、長期深耕底層技術和體系化能力的成長。
2020年的首次演講中,雷軍將“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定義為“小米三大鐵律”。
鐵律之下,自然“硬核”。
截至23年底,小米技術研發進入12個技術領域、99個細分賽道,全球范圍授權專利數超3.7萬件,「人車家全生態」齊頭并進。
汽車工廠投建落成、澎湃OS洶涌來襲,還有個更“科技少壯派”的決定,就是用AI把所有品類再做一遍:除了小愛同學上車、AVP、NOA等小米SU7的諸多突破創新,小米在獨一份的「人車家全生態」的AI布局與能力基礎上,還要再進一步,發布自研聲音大模型,大模型小愛全量升級、全部免費,用AI把所有品類再做一遍。
技術革命往往會因為過于宏大敘事抑或二級市場的炒作讓大家覺得縹緲,但小米卻靠硬橋硬馬一通猛槌的打法,把革新拉到了工廠的流水線,拉到了“科技春晚”的公眾視野當中來。
02
「人車家全生態」完整閉環后的第?次科技春晚,帶來了什么?
不久前,大摩在其投資報告中,將小米列為首選推薦,稱“這是基于對小米電動車業務的估值從900億元人民幣升至1100億元人民幣,以及智能手機與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協同效應的推動。”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多家國內券商機構也都在研報中充分肯定了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下的成長空間”。
對于市場,雷軍的第五次個人年度演講不僅在于其過去三年所經歷的跌宕起伏,更在于其同檔無敵的“科技春晚”的含金量。
首先是大小折疊等一系列小米年度新品,包括新一代折疊屏旗艦小米MIX Fold 4、歷時三年打造的小米首款小折疊小米 MIX Flip、性能魔王Redmi K70至尊版等三款新品手機。
大折疊是最高自研密度小米旗艦,八顆澎湃自研芯+三大核心自研科技,輕薄、影像、性能、可靠、體驗全面看齊Xiaomi14 Ultra,是市面上迄今為止最輕薄、最全能的大折疊;
小折疊是小折旗艦開山之作,最強外屏、旗艦性能、旗艦體驗、旗艦AI能力,處處彰顯先進的理念、和對性能與體驗的深度把控能力;
K70至尊版則號稱“性能魔王,全面進化”,是Redmi迄今為止最完美的旗艦。
除此以外,小米Buds5耳機、 小米手環9、小米手表S4 Sport、米家空調Pro系列全新立式雙出風、米家全效空氣凈化器 Ultra 增強版等多款旗艦產品層出,無不彰顯小米井噴一般的創新實力與持續開拓的勇氣。
當然,小米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少不了其自建自研的三座智能工廠。
2020年初,國內最高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手機工廠之一 ——小米北京亦莊智能工廠正式投產;
2024年,小米汽車揭幕投產,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產能拉滿后每76秒即下線一輛小米汽車;
本次發布會,雷軍則宣布了小米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小米最新發布的大小折疊手機全部來自全面量產的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
7月8日剛剛啟用的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投資24億元,按照「世界級燈塔工廠標準」設計建設,硬件設備96.8%自研,制造軟件100%自研,年產能1000萬臺旗艦手機,被評為“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什么概念?
小米已具備時代領先的大工業智能制造能力,自己就是頂級供應商——一條產線260種設備全部模塊化,關鍵工藝100%自動化,配合小米的“數字孿生智造平臺”,從云端定義調整制造方案,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柔性制造”;
四年三廠,給了小米放下豪言的底氣:小米SU7全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預計11月就可以提前完成。
03
十年之約,小米的野望
挑撥米粉的心弦,雷軍是最會的。
發布會的最后,高潮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