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農夫山泉推出全新的綠瓶裝純凈水,掀起瓶裝水低價之戰。12瓶9.9元的低價,給行業帶來巨大壓力。
怡寶和娃哈哈兩家主要老對手,也隨之跟價,紛紛開啟降價潮。
不僅是幾大品牌,線下超市和電商渠道,也主動參與其中,為瓶裝水價格戰再添一把火,推動瓶裝水價格繼續走低。
目前在一些銷售渠道,瓶裝飲用水已經重回10年前的1元以下時代。
上周,京東超市將農夫山泉純凈水,從每件從9.9元降低到7.9元,直接打了八折,讓瓶裝水跌破7毛大關,每瓶僅6毛多。怡寶另外一個規格的怡寶本優,380毫升瓶裝水的價格降到5毛多。
已為自營飲用水補貼超過20億元的京東超市,未來3年還將持續加碼,再投入20億補貼金。
這也意味著,瓶裝水的價格戰,還沒到鳴金收兵的時刻。
瓶裝水價格跳水超50% 銷售同比增3成(小標題)
這場低價之爭,是在入夏后不宣而戰的。
5月還維持在每瓶2元左右的瓶裝水價格,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持續跳水。北京、山東、湖南、廣東等地瓶裝水零售渠道,降價幅度有所不同。
業內人士表示,這也說明發力價格戰的,不僅是農夫山泉等飲用水品牌,也包括各個零售渠道積極參與,推波助瀾將價格進一步拉低。
7月份,京東超市、永輝超市APP等線上渠道,也陸續加入瓶裝水價格戰。
農夫山泉純凈水價格跌破7毛大關,怡寶純凈水和娃哈哈純凈水的價格,也紛紛降至8毛左右。同時,純凈水價格戰也拉動了礦泉水價格跌破兩元關口,百歲山已經1.8元一瓶,恒大冰泉的礦泉水更是降到1.16元一瓶。
愈演愈烈的瓶裝水價格戰,讓消費者享受了實惠。在北方工作的付女士一家日常有喝瓶裝水的習慣,在這波降價潮下,付女士趁勢又多囤了幾箱瓶裝水。
對于各大品牌和銷售渠道來說,降價潮也推動瓶裝水整體銷售的爆增。
京東超市銷售數據顯示,7月以來,瓶裝水銷量快速增長。娃哈哈、百歲山、怡寶、農夫山泉、依能等飲用水類主要品牌銷量高速增長,其中,娃哈哈增長超5倍。
從近半年的銷售數據來看,瓶裝水銷量同比去年穩增了3成多,其中,娃哈哈在過去這半年里銷量增長了4倍。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7月15日,香港消委會發布了對市面上30款瓶裝水的測評。在“消毒劑殘余及副產品”項目檢測中,消委會指出農夫山泉檢出每升3微克溴酸鹽,即達到歐盟相關標準最大限值,引發了消費者對于瓶裝水產品質量的質疑。
但是,隨后農夫山泉發文指出消委會三大錯誤,香港消委會官網亦發布了澄清聲明。聲明稱,將“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歸類為“天然礦泉水”并不正確,而是“飲用天然水”,重新分類后,可將其整體表現由4.5星調整至5星。
雖然是一個烏龍事件,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關注焦點,具體到某些商品的品質判斷上,大部分人缺乏辨別能力,平臺作為第三方,可否提供品質擔保呢?
近日,京東超市宣布聯合娃哈哈、農夫山泉、怡寶等飲用水主要品牌,發布三項承諾:由權威第三方質檢機構,對京東超市自營商品的水源地和工廠定期抽樣檢測;出現針對商品質量的消費者投訴,將交由第三方質檢機構檢測;京東超市所售自營飲用水、瓶裝水出現質量問題,將對消費者20倍賠付。
這遠超法規要求的10倍賠付標準,是第三方平臺對消費者的又一重保障,無疑能從另一個維度,提高消費者對京東平臺的信任度,進而提高平臺上瓶裝水的銷量。
虧本補貼瓶裝水 未來3年再投20億元(小標題)
瓶裝水銷售的火熱,一方面來自農夫山泉、哇哈哈等品牌的降價,另一方面則來自電商平臺補貼。
據了解,自營類的電商渠道銷售瓶裝水是虧損的。近三年,京東超市對飲用水的補貼已超過20億元。未來3年,京東超市還將補貼20億元,為消費者帶來全網更低價的瓶裝水。
京東作為電商渠道,為什么要加入瓶裝水價格戰?
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京東作為電商巨頭,自然不愿錯過任何一個提升市場份額的機會。在一家大型咨詢公司擔任商品戰略顧問總監的潘俊表示,在瓶裝水市場,京東通過降低價格,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其平臺購買瓶裝水,從而增加平臺的銷售額和用戶黏性。
另外則與消費趨勢的變遷有關。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在線上購買瓶裝水,因為這樣既方便快捷又能享受到更多優惠。京東作為電商平臺,通過降低價格,也能更好地滿足這一消費趨勢。
“價格戰也是京東進行品牌營銷的一種手段。通過參與價格戰,京東可以展示其價格優勢和實力,提升消費者對其平臺的信任度。同時,這也有助于京東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脫穎而出,鞏固其市場地位。”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價格戰并不一定會成為常態。潘俊表示,如果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得到平衡,品牌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得到緩解,那么價格戰可能會逐漸平息。此外,如果行業能夠通過合作、創新等方式實現共贏,那么價格戰也可能會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