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領域的激烈競爭中,Meta和谷歌的高管們最近承認,他們的公司可能在AI基礎設施上花費過多。然而,他們也強調,投資不足的風險遠大于投資過度的風險。
AI投資的必要性
Meta的CEO馬克·扎克伯格本周在一檔播客中指出:為了確保Meta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公司已經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英偉達的GPU,以開發和訓練先進的AI模型。盡管如此,他也承認,對AI的炒作可能導致過多的投資。
因為落后的后果是,你在未來10到15年內,都會在最重要的技術上處于不利地位。
無獨有偶,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本周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就在周二谷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被問及,谷歌每季度120億美元的AI投資何時能見效時,他也承認,人工智能產品需要時間才能成熟并變得更加有用。
AI成本高,但投資不足的風險更大。谷歌可能在AI基礎設施上投資過多,主要包括購買英偉達的GPU。即使AI熱潮放緩,公司購買的數據中心和計算機芯片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對我們來說,投資不足的風險遠遠大于投資過度的風險。
AI帶來的競爭與市場壓力,讓科技巨頭一刻也不能停。
除了Meta和谷歌,微軟、亞馬遜、甲骨文和特斯拉等公司都找英偉達買了大量GPU,這些公司都公開表示,AI投資是今年及可預見未來的核心優先事項。
紅杉資本的合伙人David Cahn上周在博客中指出,科技巨頭圍繞AI的瘋狂支出是動態競爭的結果,符合博弈論的動態平衡,并形成了“競爭升級的循環”。
科技巨頭們認為人工智能既是威脅也是機遇,他們沒有閑情逸致靜觀技術如何發展。他們現在就必須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