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7月25日,福特汽車(NYSE:F)股價收盤大跌18.36%,報11.16美元/股,創下逾15年來(2008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抹去了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最新市值為466.36億美元。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消息面上,7月25日,福特汽車發布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福特營收為478億美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為18億美元,同比下降4.5%;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28億美元,同比下降26.3%,低于分析師預期的37.3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55億美元,調整后自由現金流為32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0.47美元,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0.67美元。
對于業績不及預期的原因,福特汽車方面解釋稱,產品質保成本的增加,對公司盈利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二季度營收的增長,則主要得益于批發銷量的增長。新車型帶來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全新福特F-150皮卡及Transit商用多功能車的較強銷量表現。
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認為,公司二季度取得的這些業務亮點,得益于持續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Ford+計劃。福特正通過更有計劃性的資金配置,增強公司在戰略和財務方面的韌性,為實現長期盈利增長奠定基礎。“Ford+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通過更加透明的權責分工,讓不同團隊專注于不同的客戶需求,我們能作出更好的決策,并創造更大價值。”吉姆·法利表示。
圖片來源:福特汽車官網
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度,Ford Blue燃油車業務方面,其批發量和收入分別增長3%和7%,收入達到267億美元;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同比增長34%,占福特全球總銷量近9%。福特汽車方面稱,未來,公司最受歡迎的車型也將會推出更多混合動力版本。
但在Ford Model e電動車業務方面,該公司卻在承受壓力。福特汽車方面表示,由于現款電動車型在今年二季度面臨行業價格下行壓力和批發量下滑的挑戰,盡管該業務部門與去年同期相比削減了4億美元成本,但息稅前利潤仍虧損了11億美元。
由于價格的持續下行壓力和對未來電動汽車產品的投資,福特汽車預計其Ford Model e電動車業務單元2024年全年虧損將保持在50億至55億美元之間;Ford Blue燃油車業務單元全年息稅前利潤預期下調至60億至65億美元。
福特汽車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羅禮祥(John Lawler)表示:“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仍將在80億至90億美元之間,成本控制依然是全公司的目標。Ford +計劃為公司的盈利和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福特汽車公司也正致力于實現2024年全年穩健運營。”
展望2024全年,福特汽車預計其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仍為100億至120億美元;調整后自由現金流預期提高10億美元,達到75億至85億美元。
二季度業績未及預期的同時,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也承受壓力。根據長安汽車披露的銷量數據,今年6月,長安福特銷量約1.95萬輛,同比下滑3.18%;今年1~6月,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約11.16萬輛,盡管實現了13.36%的同比增長,但與主流合資車企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作為參考,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廠商批發銷量前十排行榜中,排名第九的廣汽豐田,累計銷量約33.6萬輛;排名第六的上汽大眾,累計銷量約51.21萬輛。
而在此前,福特汽車方面曾表示,“進一步推動‘福特中國2.0’的全面發力。未來公司在華的汽車業務將聚焦福特品牌乘用車、商用車、林肯品牌及電動車業務四大核心領域”。同時,福特中國方面在宣布一系列人事任命時提及,“加速長安福特振興計劃,并承擔福特品牌乘用車未來發展的重任,力爭早日重返合資品牌領先陣營”。
在電動車業務層面,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作為福特中國電動化的“開山之作”,福特電馬于2021年4月上市,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此后,該車型的銷量表現并不十分突出。自2023年8月起,福特電馬的銷售、售后服務及用戶運維的運營主體由福特電馬赫變更為長安福特。根據公開數據,2024年上半年,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中的累計零售銷量僅571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