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蔚來舉辦了NIO IN 2024 創新科技日,發布會上蔚來發布了多項科技產品,包含了車規級芯片、全域操作系統、智能駕駛大模型、Banyan 3智能系統以及全新NIO Phone手機。
發布會結束后,網友問我最多的就是蔚來的SkyOS·天樞與華為鴻蒙有什么區別?華為鴻蒙不是萬物互聯了嗎?蔚來SkyOS·天樞憑什么說自己是國內首家?那么本文我們就著重的去聊一下蔚來的全域操作系統,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看后能夠給以指正,整個發布會我們也會一一去闡述。
![蔚來天樞VS華為鴻蒙,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大比拼!到底誰更厲害?](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9/224101C330.jpg)
![蔚來天樞VS華為鴻蒙,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大比拼!到底誰更厲害?](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9/22410124421.jpg)
蔚來創新科技日上,首先上臺就是坐蔚來頭把交椅的斌哥,上臺簡單的闡述后,出其不意地從口袋里掏出一顆芯片,這點頗有當年蘋果喬布斯從口袋里拿出iPod的感覺。李斌宣布全球首顆 5nm 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流片成功。其實這款芯片前段時間已經流片成功,這次是在公開場合亮相,李斌如是說。
流片成功,也就意味著芯片的制作過程完成,芯片的性能達到了設計要求,接下來將按照流程進行量產。
看一下參數,神璣NX9031是蔚來汽車自研的全球首顆5nm車規級高性能智能駕駛芯片 。
擁有超過500億顆晶體管,采用32核心CPU架構,內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具備每秒6.5G像素的處理能力,處理延時小于5ms 。
![蔚來天樞VS華為鴻蒙,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大比拼!到底誰更厲害?](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9/22410134632.jpg)
![蔚來天樞VS華為鴻蒙,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大比拼!到底誰更厲害?](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9/22410221Y3.jpg)
神璣NX9031在與行業旗艦智駕芯片的對比中,展現出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暗光環境下的感光能力和畫面細節方面,這對于智能駕駛的提升非常巨大。蔚來CEO李斌表示,一顆神璣NX9031可以實現目前業界四顆旗艦智能駕駛芯片的性能 。
在發布會現場,個人感覺在暗夜環境下,強光點的處理效果不夠理想。
關于該芯片的算力以及功耗發布會現場并沒有詳細介紹。參考蔚來李斌闡述的一顆神璣NX9031可以實現目前業界四顆旗艦智能駕駛芯片的性能,此前蔚來智能駕駛系統采用的4顆英偉達Orin X芯片整體算力在1000+TOPS,神璣NX9031的算力將會在1000TOPS以上。
1000TOPS是個什么等級,我們可以做下對比。
目前自動駕駛芯片領域,Mobileye的EyeQ系列芯片、英偉達的Orin系列、華為的MDC系列以及地平線的征程系列都是業界的主要競爭者。
其中,Mobileye的EyeQ5芯片采用7nm FinFET工藝,在5W的功耗下,算力達到24TOPS,支持20個外部傳感器 。
英偉達的Orin系列芯片算力高達200TOPS,是目前規劃自動駕駛芯片方案中,算力最強的芯片平臺之一 。
華為的MDC系列芯片,如MDC810,算力高達400 TOPS,是業界目前已經量產、最大算力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 ,說平臺大家應該都懂,它不是單一芯片,包含了多顆芯片和組件的產品。做疊加法應該是華為比較拿手的,比如華為的麒麟9000S就是采用了四重曝光技術。
另外就是國內多家車企投資的地平線,征程系列征程5,單顆芯片算力最高可達128 TOPS,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 。
這樣就對比出來神璣NX9031的地位就顯現了。
2022年9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曾公開表示:“在功能產品向智能產品的轉換過程當中,如果沒有操作系統,芯片再強,汽車做得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操作系統的缺失,將是致命的問題”。
如果芯片是“心”,那么操作系統就是“魂”。前者代表硬件,而后者代表軟件。蘋果800萬像素的攝像頭為什么比國產手機5000萬像素拍出來都要清晰好看,這就離開它的軟件算法。沒有好的操作系統,1000TOPS的算力就會浪費。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汽車操作系統就有AutoSAR,類似于咱們清楚的Windows以及Android,AutoSAR這種早期的汽車操作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智能汽車時代大算力、低延時、高帶寬等特性。
比如蔚來NT2車型共有包括1個激光雷達、7顆800萬像素攝像頭在內的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每秒可以產生大約10GB的數據量。另外汽車在在做剎停狀態時,120公里每小時下運行的車輛,操作系統如果能減少0.03s的通信延時,就能縮短1米的剎車距離。
所以智能汽車的操作系統,必須具備有極高的通信帶寬和數據吞吐量以及極低的延時。更不用說,這個由西方巨頭們發起的聯盟,要向每一個設備與車型單獨收費,不僅成本高,而且響應支持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中國智能汽車高頻的更新節奏。
智能汽車時代中國需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而且一定是一個能夠同時管理智能駕駛、數字座艙、車控、車聯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