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受到外界質疑,理想汽車仍照例發布了周銷量榜。
就在剛剛,理想汽車如期(每周二)發布了每周的銷量榜單,在上周(7月22-7月28日)的7天時間里,理想周銷量達到1.28萬輛,連續14周成為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
問界繼續排名第二,上周銷量達1.05萬輛。蔚來排名第三,上周銷量0.54萬輛。小米排名第五,上周銷量達0.39萬輛。排在第十的是極狐,上周銷量達0.15萬輛。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理想周銷量榜公開發布其他品牌過去一周銷量數據的行為,遭到過行業內不少質疑。最新對周銷量榜公開“炮轟”的是蔚來。
7月27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NIO IN 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上公開質疑周銷量榜。秦力洪質疑的理由有二,其一是認為其中的數據不嚴肅沒有經過蔚來的認可;其二是蔚來沒有授權,憑什么要發布蔚來的銷量。
“如果是國家機構那沒辦法,但是另外一個汽車公司,憑什么用我們的品牌推廣?能不能把我們摳出去?當然也可以感受到社會對我們的關切,分秒必爭的去抓我們也是應該的,就跟學校說現在每次考試的成績排行不許上墻了一樣,這些事有關部門還是可以管一管的。”秦力洪說道。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表示,“周銷量數字在蔚來內部只有四五個人知道”。眾所周知,上市公司一般會按季度公布銷量,特斯拉就是這么做的。但在中國當前的競爭環境中,新勢力每月1日公布上月銷量已經成為不成文的規矩。如果選擇不公布,一般會被認為上個月表現不佳。
對此,李斌表示,按月就已經很殘酷了。“我們如果做到第一名的時候,我們一定永遠不發周榜”。李斌補充說道。
那么,蔚來的質疑有沒有道理?理想發布周榜的行為是否欠妥?
理想曾兩次暫停發榜
理想從去年4月就開始主動發布周銷量榜,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期間有過兩次暫停發布,一次是來自外界質疑,另一次是主動暫停。
2023年7月11日,理想照例公布了周銷量榜。這份榜單顯示,小鵬在7月3日到7月9日的銷量是0.12萬輛,當時正值小鵬G6上市的熱銷期,小鵬官方稱G6僅20天預售期,就獲得了超過3.5萬輛訂單,相當于每周獲得1.2萬輛訂單。而理想的周榜卻顯示小鵬一周才賣出1200輛新車,立刻讓小鵬的臉面掛不住了。
對此,小鵬兩位高管當即站出來質疑理想的周榜,認為其中的數據不可信,指出榜單中跟小鵬相關的數據是假的。當時小鵬汽車產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朋友圈發文炮轟:“請大家關注官方信息,路邊社確實不太可靠。”并表示“我們沒必要虛張聲勢地曬戰報秀肌肉,汽車是個長期主義贏,機會主義死的行業,我們還是踏實做好產品、質量和供應,把高質量的產品交到用戶手里。”
當時還是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的劉毅林也表示,我們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銷量來炒作,請關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數據,該數據最具權威性。
李想本人去年關于周榜的回應,現在微博已被刪除
事實上,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在小鵬高管質疑前的2023年5月2日,就發文回應過理想的周榜。當時李想發文表示,由于被同行舉報,五月之后暫時不能發布真實的上險數據,非常遺憾。但僅僅隔了兩周,理想又恢復了周榜發布。
理想第二次暫停發布周榜的時間是今年3月下旬,這次是主動暫停。當時正值理想MEGA上市失利,理想銷量被問界全面反超。但到了一個多月后的5月7日,理想又重新開始發布周榜,周榜顯示在4月29到5月5日的2024年第18周,理想獲得銷量0.53萬輛,位居新勢力第一,問界以0.48萬輛位居第二。
理想這次的回應是,停發榜單后很多用戶進店買車都會詢問理想汽車的銷量情況。產品的銷量是很多用戶做出購買決策的重要依據,一線伙伴需要真實的數據向用戶進行說明。
理想還表示,我們停發榜單的這段時間,市場出現各種銷量信息,導致我們需要處理很多相關問詢。出于對外溝通的一致性的考慮,我們決定恢復發布銷量榜。
理想最新的銷量榜中沒有公布數據來源,只注明“本文所指銷量與每月1日發布的交付量數據統計口徑不同”。李想本人此前透露過數據來源為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也就是上險量。還表示每家車企都會購買這份上險量數據。
因此可以看出,由于數據來自第三方權威統計機構,理想周榜中各家品牌銷量數據的真實性應該是有保障的。但這份數據似乎很多汽車品牌都有,唯獨理想汽車將此公之于眾。正如很多網友表示的一樣,要想讓理想暫停發榜,除非它不再是第一。
發榜是內卷式惡性競爭?
理想此前解釋過為何要公布周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說是為了糾偏,防止有人數據造假。據悉,現在進行公開發布車企銷量榜的權威機構是乘聯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而交強險的上險量一般不會公開,但車企或者媒體有渠道獲得上險量數據。
而乘聯會公布的銷量和上險量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的數據來自廠家上報,有的廠家報生產數據,有的廠家報交付數據。由于把4S店的庫存以及在路上的車輛也計算在內,這些銷量數據總是和真實的交付數據有一定偏差。
上險量的數據來自每輛新車上了交強險后的數據,由于沒有數據延遲,也沒有算上廠家給經銷商的壓庫數據,上險量被認為是更接近真實銷量的數據。
理想相關人士此前告訴鈦媒體App,周榜可以幫助用戶看清汽車廠商公布的銷量數據有沒有水分。如果廠商自己公布的數據和上險量有較大偏差,那么就說明這家廠商有壓庫行為。也就是把沒有賣給用戶但已經生產出來的車輛也算在了銷量數據中。
不過,即便理想的周榜傳遞了一個更真實的銷量數據,但其雷打不動發布周榜的行為,還是被認為是過于內卷的行為。此前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以周為單位公布銷量,說明汽車行業的內卷又加碼了。也反映出汽車行業競爭空前激烈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