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記憶中,一臺高刷電競顯示器的價格一般是多少?一千?還是一千多?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臺普通的1080P顯示器,價格也往往都要五六百,加上高刷等要求,售價基本已經來到了千元水平。
實際上,如果說最近一年以來,PC市場哪一個硬件降價最快,那么顯示器認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隨便在京東搜一下,就能很直觀感受到當下顯示器市場的環境:24英寸1080P 180Hz,548元;27英寸2K 180Hz,699元;27英寸4K 160Hz,1499元。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611030.jpg)
圖源:雷科技
放在三年前,如果有人告訴我,只需要五百就能在京東自營買到主流品牌的高刷電競顯示器,我肯定得問問他是不是沒有睡醒。而且,降價的不只是入門級的1080P屏幕,偏高端的2K屏和原本定位高端的4K屏幕都一樣呈現出明顯的降價趨勢。
此外,顯示器的降價趨勢不僅限于傳統的IPS顯示器品類,而是很快就蔓延到了miniLED、OLED等近兩年才逐漸量產的中高端品類中,其中miniLED的降價幅度只能以「跳水」來形容,甚至已經到了與IPS同臺競爭的地步。
國產顯示器的持續降價,影響的不只是國內市場,同時也在全球范圍掀起一輪換新潮。
顯示器市場,加速進入「高端化」
在降價的影響下,國產市場也悄然開始了用戶體驗的「高端化」進程,洛圖科技的數據報告顯示,隨著高分高刷顯示器的價格下降,FHD(1080P)顯示器的市場銷量首次下跌到50%以下,2024年第一季度顯示,FHD顯示器銷量僅占總銷售量的48%。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J5b1.jpg)
圖源:洛圖科技
雖然從整個市場的分布來看,FHD仍然是絕對的主流,但是QHD(2K)的上漲勢頭非常明顯,以目前的增長速度計算,最快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QHD就會超越FHD成為市場銷量占比第一的分辨率。
看似僅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QHD就擊敗FHD成為新王,實際上背后卻是長達十年的競爭。直到去年顯示器市場開始大規模降價,2K與1080P的面板價格越發接近后,前者才逐漸占領了上風。
另一方面,與高分顯示器的十年博弈不同,高刷顯示器的銷量在年初就已經完成了反超,傳統的60Hz和75Hz刷新率顯示器,市場銷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仍有21%和32%,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已經分別下滑到了13%和17%。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M1062.jpg)
圖源:洛圖科技
背后的原因就是1080P和2K高刷面板的大批量出貨,導致市場價格直接崩潰,供遠大于求的情況下,1080P高刷顯示器的價格從千元直接跌到百元,可以說直接取代了傳統刷新率顯示器的生態位。
在最新的統計中,100Hz刷新率的銷量占比從1%提高到了10%,這個參數的面板最近兩年產品開始增加,并在價格上與傳統顯示器幾乎持平。雖然100Hz距離真正的高刷144Hz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效果也明顯優于傳統的60Hz,導致在價格差距幾乎可以忽略的情況下,多數用戶都轉而選擇100Hz顯示器,這也是傳統顯示器銷量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真正的高刷領域,144Hz和165Hz作為曾經的高刷入門參數,銷量占比反而有所下降,165Hz的占比對比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而180Hz、240Hz和更高刷新率的顯示器銷量占比則是有明顯上升。
其中180Hz的提升漲幅最明顯,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2%,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6%,大漲14%,240Hz的占比也從4%上漲到7%。從調查的情況來看,180Hz顯示器占比暴漲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品牌開始扎堆出貨,涌現出一大批1080P 180Hz的顯示器,而且價格優勢明顯。
以京東自營的價格做參考,小米的24寸1080P 180Hz的高刷電競顯示器,價格為549元,而同樣是24英寸1080P的100Hz顯示器,價格則是469元,兩者的差價僅80元。
高刷與高分辨率所帶來的體驗「高端化」,已然成為趨勢。更有意思的是,體驗高端化的同時銷售均價卻在下降,意味著市場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
新技術平民化,顯示器進入轉型期
傳統顯示器,一般是指采用IPS、VA和TN三種面板的LCD顯示器,技術成熟且各有優點,后續為了滿足用戶對亮度、對比度、色彩的更高要求,一些廠商開始逐漸推出miniLED、OLED等采用新技術的顯示器。
其中miniLED面板本質上仍然是LCD顯示器,但是因為采用了分區背光技術,所以在亮度、對比度等方面的表現遠超傳統LCD顯示器。在亮度參數上,傳統的LCD顯示器亮度一般在300尼特-500尼特之間,少數高端旗艦顯示器可以達到600尼特,而miniLED顯示器的亮度起步就是1000尼特,目前市面上部分產品還提供1400尼特和1600尼特的選擇。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GZ83.jpg)
圖源:京東
miniLED的超高亮度,使其在顯示HDR內容上有很好的體驗,甚至可以說是顯示器市場里唯一能夠提供真正HDR體驗的面板(因為其他面板大多數都達不到1000尼特亮度的要求,僅少部分可提供峰值1000尼特)。
在這一輪降價潮中,miniLED顯示器的價格下降最為明顯,其中2K180Hz的入門級高分高刷顯示器,價格直接下跌到千元級別,即使是高端的4K 160Hz顯示器,價格也降低到兩千元級別。
這是什么概念?簡單來說,如果是在兩年前,這個價格你只能買到普通的4K高刷屏幕,亮度普遍在350尼特-400尼特之間。而且,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miniLED產能,可以看到非高刷miniLED顯示器的價格,與傳統IPS顯示器僅相差400-500元,考慮到miniLED在HDR顯示等方面的體驗提升,其有望成為更受歡迎的4K入門面板。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KY64.jpg)
圖源:京東
至于OLED,估計不少玩家也“久仰”其大名,除了驚人的色彩、對比度和響應速度外,OLED的最大特點就是貴。早期OLED顯示器的價格基本超過萬元,即使在三星、LG等大廠推出第二、三代產品時,均價也在8000元左右,堪稱顯示器里的“超跑”。
然而,即使高貴如OLED,也在這一輪降價潮中敗下陣來,首先是三線品牌開始大量推出4000元以下價位的OLED顯示器,使得OLED顯示器的入門價格下降50%。隨后三星、LG等面板大廠也開始跟進,進而引發其他一、二線品牌的跟進,AOC、ROG等品牌的OLED顯示器均價也明顯下降。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M4075.jpg)
圖源:京東
![顯示器大跳水!百元買高刷、高分率也不值錢?國產殺瘋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2/1F50T2c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