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手機掉水里要趕緊撈出來塞大米的時代嗎?那時候,擁有一部“水遁”技能滿點的手機,簡直是種奢望,風水輪流轉,如今“防水”已經成了智能手機的標配,反倒是那些年我們幻想的“三防”手機,似乎漸漸淡出了主流視野
說來也怪,同樣是電子設備,為什么三防手機遍地開花,三防平板電腦卻像是“稀有物種”呢?難道說平板電腦天生就和“三防”八字不合?
其實,還真不是,市面上并非完全沒有三防平板的存在,比如AGM就推出了一款名為P2A重裝版的三防平板電腦,這款平板的“三防”套路,和我們熟悉的智能手機,還真不太一樣
圖片來源于網絡
智能手機的防水,講究的是“內外兼修”:從元器件的防水處理,到機身結構的嚴密設計,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而AGM這款三防平板,則更像是給普通平板電腦穿了件“金鐘罩鐵布衫”
這件“戰甲”被AGM稱為“外骨骼”,說白了就是一個加厚加固的保護殼,把平板電腦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為了住這身“重裝”,AGM還貼心地配備了支架和背帶,方便用戶在各種環境下使用
你要是覺得這身“盔甲”太笨重,也可以把它拆下來,這樣一來,P2A重裝版就搖身一變,成了一臺普普通通的安卓平板電腦
>網友“科技小白”:所以說,這平板是“可拆卸三防”唄?感覺有點復雜啊直接做成一體式的不好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位網友的疑問,估計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為什么廠商要舍近求遠,放著現成的手機防水技術不用,非要給平板電腦“套馬甲”呢?難道說,把平板電腦做成“三防”真的有那么難嗎?
你還別說,這背后的原因,還真沒那么簡單,平板電腦的屏幕比手機大得多,這就給防水密封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想象一下,要在這么大一塊屏幕周圍做到滴水不漏,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網友“數碼發燒友”:可不是嘛,屏幕大了,一點縫隙都不能有這工藝要求得多高?。?/p>
除了防水,抗摔性也是三防平板繞不開的難題,手機相對小巧,結構緊湊,抗摔能力自然更強,而平板電腦本來就“身材”纖薄,再加上大尺寸屏幕更容易受到沖擊,要是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碎屏機”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了提升抗摔性,三防平板通常會采用更堅固的材料和更厚實的結構,但這又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重量和厚度增加,與平板電腦追求的輕薄便攜背道而馳
>網友“平板愛好者”:確實,我買平板就是圖個輕便,要是做得跟磚頭一樣,那還不如直接用筆記本電腦了
說到底,三防平板的“臃腫”,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決定的,畢竟,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三防”功能并不是剛需,大家更看重的是平板電腦的性能、屏幕、續航這些方面
>網友“理性消費者”:說得對,我平時就用平板看看劇、刷刷網頁,根本用不上三防功能干嘛要花那個冤枉錢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比之下,手機作為隨身攜帶的設備,面對的環境更加復雜,對防水、防摔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這也是為什么手機廠商愿意在“三防”技術上投入更多資源,而三防平板卻始終不溫不火的原因之一
我們也不能否認三防平板在一些特定領域的重要性,比如在建筑工地、野外勘探、搶險救災等場景中,三防平板就能夠發揮出它獨特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支持
>網友“工程獅”:我們工地上經常風吹日曬的,普通平板根本扛不住,還是三防平板更皮實耐用
>網友“戶外達人”:我平時喜歡去野外探險,帶上三防平板,可以記錄行程、導航定位,還能用來拍攝照片和視頻,非常實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既然三防平板有需求,為什么廠商不多開發一些更輕薄、更美觀的產品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成本”這個現實問題了
三防平板的研發和生產成本,要遠遠高于普通平板,為了滿足更高的防護標準,廠商需要使用更昂貴的材料,采用更復雜的工藝,這些成本最終都會反映到產品的售價上
>網友“價格敏感型用戶”:說到底還是價格問題,要是三防平板的價格能和普通平板一樣親民我肯定買!
三防平板畢竟是一個小眾市場,用戶群體有限,廠商很難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這就導致三防平板的價格居高不下,進一步限制了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三防平板的未來在哪里呢?是繼續在小眾市場“孤芳自賞”,還是另辟蹊徑尋求突破?
從目前來看,深耕行業應用,或許是三防平板的一條出路,相比于普通消費者,企業用戶對三防平板的需求更加明確,也更愿意為更高的品質和服務買單
AGM的政企定制服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與政府部門、企業單位合作,AGM可以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三防平板解決方案,比如預裝特定行業軟件、集成專業測量工具等等
>網友“行業觀察者”:這種定制化服務,確實能解決用戶的痛點,也為三防平板廠商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