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和華為聯合打造的享界S9正式上市了,就兩款車型,兩驅的Max版售價39.98萬,四驅的Ultra版售價44.98萬,雖然對于華為的“造神”能力有所了解,但面對連續多年虧損的北汽藍谷,直接干這樣的高端產品,著實有點擔心。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120080.jpg)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1C471.jpg)
北汽的新能源業務發展很早,北汽藍谷也曾是國內新能源第一股,多年來拿到的投資和補助也不少,所有錢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500多億,甚至超過了北汽藍谷的公司市值。但北汽藍谷的虧損卻并沒有好轉,重金打造的高端品牌極狐,今年月銷量最高不過8千多輛,甚至還有銷量不過千的月份。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1Jc2.jpg)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以前知道極狐的消費者應該不多,但自從上個月拆車標的事發生后,恐怕相當多的國人都認識了這個新能源品牌了,極狐作為北汽藍谷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也是第一個和華為合作的,不過采用的是華為HI模式,推出了首個量產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車型——極狐阿爾法S HI版。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254Q3.jpg)
當時的憑借華為駕駛輔助系統,發售階段確實做成了爆款,但上市卻一拖再拖,最后搞出了四十多萬的價格,直接勸退了消費者,最終極狐為華為做了嫁衣,讓國人知道了華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力。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231Z4.jpg)
可以說在極狐品牌上,北汽藍谷并沒有沾到華為的光,余承東更是說出了“北汽(極狐)的產品定義和競爭力存在問題。”于是北汽和華為的合作從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如同賽力斯一樣,華為依舊完全掌控著產品定義、市場、銷售和售后服務,北汽只負責制造環節,但這個角色北汽能否勝任也不好說。
北汽藍谷為了打造高品質的極狐產品,和麥格納合作建立了合資工廠,也就說北汽藍谷連極狐都不是自己造的,現在要給四五十萬的享界做“代工廠”,北汽能勝任嗎?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250Y5.jpg)
如果不是“傍上”華為這個大腿,估計就連這個“北京高端智能生態工廠”未必能建的成,單單一個高端新能源工廠建設就一波三折的改變。
3月份工信部的產品公告顯示,享界S9生產地為位于北京大興采育鎮的北汽工廠。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北汽很早的新能源工廠,生產EV160、EV200等車型的。2020年時的新聞報道是將北京采育基地制造能力搬遷至亦莊,總產能12萬輛,但年底就宣布暫緩了,當初給出的理由是戰略調整。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233196.jpg)
2023年和華為確定了智選車路線后,購買關聯方福田汽車密云的閑置工廠設備類資產并實施產線技術改造,并租賃密云工廠的土地房屋及附屬設施。
選擇福田旗下原寶沃的工廠的具體原因咱不清楚,但同為北汽系的福田非常夠意思,2024年7月31日前付款5%,2024年12月31日前付款5%,大頭要等在2025年12月31日才開始支付,連續三年每年支付30%。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3JP7.jpg)
雖然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并未放棄極狐這個親兒子,“北汽將持續投入超千億元,讓極狐成為超越價值的選擇。”但2023年北汽藍谷研發費用僅22億元,什么概念呢,蔚來2023年研發支出134.31億,理想是105.86億,極氪是83.69億,小鵬是52.77億。沒有技術打底,也只能像賽力斯一樣,靠著給華為打工續命。這對于北汽來說也不啥難事,畢竟燃油車時代,北汽就是靠著合資公司北京奔馳過的很滋潤。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4AV8.png)
現如今北汽藍谷要靠著華為,去和自己“東家”的利潤奶牛奔馳搶市場了。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享界S9瞄準的40-50萬元中大型轎車市場中,銷量前三名分別是:賣出18萬輛的奧迪A6L,賣出14萬輛的奔馳E級,以及賣出13萬輛的寶馬5系,也就是俗稱的“56E”。
也不是沒有新能源車企沖擊過這一市場,此前最為看好的,也是高端戰略最成功的蔚來打造的ET7,最高月銷量也才4349輛,上市三年時間才賣出3萬輛。
![北汽藍谷欲靠享界S9扭虧 張建勇能燒起第一把火嗎](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07/21410KC19.jpg)
問界M9的成功,是華為也是北汽藍谷的信心來源,這款中大型SUV已經成功打進40萬以上的SUV市場,一定程度上搶占了BBA的市場份額。只是它能否帶動作為轎車的享界S9,還是個未知數,畢竟除了問界外,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目前還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