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汽車市場,“卷”成了主旋律。車企之間除了卷價格、卷技術、卷服務,還在卷眼光和戰略。例如有的企業主攻純電路線,有的主攻增程,有的主攻混動,也有企業多面發展。而不同的技術路線,市場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MPV市場,純電車型的銷量都不盡人意,而燃油車也只有別克GL8這一款“常青樹”。因此,在業內看來,MPV的最優解,或許是混動車型。
為了搶占市場,4月23日,廣汽豐田2024款賽那上市。新車在安全、舒適和智能等方面做了升級,并且,售價相比老款車型下調了2.5萬元。廣汽豐田副總經理梶川真哉表示,豐田此前還從未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距離2021年首發僅2年多)為一款車型做出如此重大的技術升級。
插混或是MPV最優解
近年來,在我國的汽車市場,新能源車成為了“香餑餑”。而在新能源領域中,又分為純電、增程、插混三種技術路徑。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純電路線很難成為主流,市場還是會認可混動和增程技術。
這點從MPV市場數據也可以看出,2023年,我國插電混動MPV車型的銷量達到了16.4萬輛,同比增長430%。純電MPV車型銷量僅8.1萬輛,同比增長40.9%,遠不及插混車型。
此外,作為能夠滿足一家人出行和商務接待的車型,MPV需要長續航保證。而純電MPV存在續航短和補能焦慮等因素,燃油車又存在油耗高的缺點。這也就使混動車型成了MPV市場的最優解。
以2024款賽那為例,該車搭載了HEV+E-Four四驅系統,這套系統不僅集成了2.5L智能電混雙擎的高效動力與節能優勢,還可以通過電子四驅系統分配扭矩。在提供同級2.0T發動機輸出功率的同時,保持了低油耗,一箱油可以行駛近千公里,可滿足用戶長途旅行需求。
汽車分析師林述成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混動MPV的續航比純電要高出很多,同時還具備動力強、舒適性好的優勢,是當前MPV解決續航、舒適性的較好解決辦法。”
此外,賽那誕生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其產品性能得到了全球范圍的驗證和肯定。而在國產后,廣汽豐田也開始將中國市場的環境融入到了賽那中。
例如,國產版本的賽那為迎合中國汽車市場智能化的發展,配備了12.3英寸的中控屏幕,并與華為聯手開發智能語音輔助系統,可實現車家互聯。此外,通過語音控制,用戶可以調節車里的燈、空調、窗簾等。值得一提的是,新款賽那還首次搭載了埃爾法同款的一體式航空座椅,這是中國市場的獨享配置。
正是基于對中國市場的洞察,賽那自2021年上市以來持續熱銷,僅17個月就成為最快達成10萬銷量的電混MPV,月銷量保持在6000輛以上。
林述成表示:“賽那之所以能熱銷,與其新穎的外觀、靈活的操控以及較大的空間有關。在中國市場,消費者的喜好就是空間大、好開,這些賽那剛好都滿足。”
MPV市場競爭加劇
事實上,賽那能夠收獲市場認可,除了產品力外,還與當前的市場環境有關。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汽車市場極度內卷,豪華品牌價格不斷下壓,自主品牌向上突圍,夾在中間的合資品牌面臨較大壓力。因此,多元化布局,適應市場環境,也成為了合資車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市場壓力下,車企只能不斷尋找突破點,從市場反饋來看,MPV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林述成表示。
今年3月份,MPV銷量為9.4萬輛,環比上漲78%。雖然總的來看MPV熱度還不算高,但在業內看來,MPV市場或將迎來大幅度的反彈。原因在于,MPV車型不論是在乘坐舒適性還是空間靈活度上,都要強于轎車或者SUV車型。
此外,在二胎、三胎政策以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MPV較大的布局也更能打動消費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存量時代,MPV等細分市場有可能成為新的增長區間,車企需要抓住細分市場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基于此,多家車企也開始加速布局MPV市場。除廣汽豐田外,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極氪、騰勢、嵐圖、東風悅達起亞、北京現代等車企都推出了各自的MPV車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支撐MPV市場的主要是低端車型,而現在跌幅最大的也正是這一區間。同時,高端MPV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受影響更小,相應的細分市場表現會更好一些。這也使得廠商紛紛推出高端車型,搶占市場。”
可以看出,在汽車市場變革的當下,MPV市場格局也迎來重塑。隨著更多MPV車型的推出,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想要在MPV市場分得一杯羹,除了搶先布局外,還需要有極強的產品競爭力,以及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理解用戶的所求。”林述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