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逐漸擺脫被加入實體清單所帶來的影響: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收已經接近2019年一季度的水平;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躍升至18.1%,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快速“收復失地”。
乘勝追擊的華為,不斷擴張鴻蒙生態。8月6日,該公司一口氣推出享界S9、問界新M7 Pro、華為nova Flip、MatePad Pro 12.2英寸、全新MatePad Air、WATCH FIT 3和智慧屏S5 Pro等多款覆蓋全場景的智慧新品。
其中,nova的首款折疊屏手機,補充了華為折疊屏手機中端市場的空白,而鴻蒙智行第三“界”—享界首款產品的推出,也讓華為有了向BBA發起沖擊的資本。在業內人士看來,華為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態系統,這也意味著該公司未來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nova首推折疊屏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幅度,出貨量達到257萬臺,其中,華為以41.7%的市場份額穩居該市場份額第一。
華為乘勝追擊。8月6日,該公司推出nova系列的首款折疊屏手機nova Flip,這款手機為上下翻折的形態,采用玄武水滴鉸鏈,搭載HarmonyOS 4.2,支持鴻蒙智慧通信2.0,搭載4400mAh硅負極大電池,支持66W華為超級快充Turbo 2.0。
價格方面,nova Flip的256GB版本售價5288元,512GB版本售價5688元,1TB版本售價6488元,相較于華為高端的Mate X系列、Pocket系列,進一步完善其在折疊屏手機市場從中端到高端產品的布局。
折疊屏手機價格下探,是此前業內判斷出來的必然趨勢。不過從這幾年各家發布折疊屏手機的價格來看,價格下探更多體現在各個價位產品的覆蓋上。如今華為將產品線延伸至中端,那么未來有沒有可能再布局低端價位的折疊屏手機呢?
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華為不太可能深耕低端市場。“一方面是因為華為在高端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對比三星還有一定的追趕空間;另一方面,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現在也不是大規模放量去布局低端市場的時機;此外,華為一直以來的品牌定位就是做高端市場,大規模去發展低端市場和它的品牌定位不符合。”
去年8月強勢歸來后,華為手機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迅速攀升。IDC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中,排在前五的品牌分別為vivo、華為、OPPO、榮耀和小米,市場份額分別為18.5%、18.1%、15.7%、14.5%和14%。其中,華為的同比增幅最大,為50.2%。而在去年二季度,華為還在五名開外的“其它”行列。
8月6日,除了帶來折疊屏手機,華為還推出了12.2英寸的MatePad Pro、全新MatePad Air、華為畢昇激光打印機 X1系列、FreeBuds 6i、WATCH FIT 3和智慧屏S5 Pro等多款全場景智慧新品,繼續構建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態。
雖然終端業務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較大的起伏,如手機業務收縮、榮耀“單飛”等,其年度收入一度從4829億元滑落至2145億元,但從華為2023年的財報數據來看,這塊業務已經重回增長通道,去年收入達到2515億元。
享界S9對標BBA
在這場發布會上,消費電子終端產品的推出還只是“前菜”,當天真正的重頭戲是華為與北汽合作的享界S9的推出。
享界S9是華為與車企合作打造的第三個“界”—享界旗下首款車型。鴻蒙智行模式下,華為汽車合作伙伴共有四家,分別為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汽車,與這四家企業合作的汽車品牌名分別為問界、智界、享界、尊界。
享界S9的官方定位是鴻蒙智行首款豪華旗艦轎車,采用“OneBox”設計,實現大空間、高效率和高顏值的最佳平衡并首發轎車后排零重力座椅、首發轎車車規級投影巨幕、搭載D級轎車專屬途靈平臺、首發HUAWEI ADS 3.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等全棧華為科技。
既然是豪華旗艦轎車,價格自然不會低。享界 S9 共帶來兩個版本車型,享界 S9 Max官方建議零售價為39.98萬元,享界 S9 Ultra官方建議零售價為44.98萬元。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現場放話:“享界S9對標寶馬7、奧迪A8和奔馳S,將會重塑行政級豪華轎車市場。”
當日,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與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也出現在發布會現場,為享界S9站臺。
作為華為五大業務之一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是當前華為旗下收入增長最快的板塊,2023年的收入為47.37億元,同比增長128.1%。且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7月初,2024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收入達到100億元,已實現盈利。《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向華為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暫無更多信息透露。
不過,余承東此前曾表示,今年前3個月智選車業務實現扭虧為盈;華為車BU業務接近盈虧平衡邊緣。“我預計從4月份開始,往后應該能實現扭虧為盈,以及良性的正向發展。”
從手機到平板電腦,再到可穿戴設備以及汽車,此次發布會的新品雖然沒有覆蓋華為旗下所有終端品類,但也算是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態的持續構建,雖然呈現出來的都是終端產品,實際上隱含在其中的是華為鴻蒙系統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能力。
丁少將認為,華為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態系統,這不僅代表著華為在硬件市場的收入有強有力的支撐,也意味著華為在軟件和服務方面的收入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因為這些能力都可以對外輸出。
華為今年的一季度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36.66%;歸母凈利潤約196.5億元,同比增長約564%。從營收規模來看,華為今年一季度已經接近2019年一季度1797億元營收的水平,正逐漸擺脫制裁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