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提高,空調早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個標配。
在夏季炎炎的時候,家人們不用忍受酷暑的折磨,只要開啟空調,就能迎來清涼的世界。
但是在大家享受清涼的同時,也常常因為空調溫度的調整產生煩惱,總覺得室內溫度有些高,一調低了又覺得冷。
這其實是因為大家對空調溫度的設定有一定的誤區,而這一誤區不僅會浪費電費,還有可能影響人的健康。
那么空調的最佳溫度應該調整到多少度?
空調的制冷原理。
無論是家用空調,還是商用空調,其制冷的原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通過制冷劑在高溫狀態下吸收熱量,降低溫度的方法。
而空調里面負責吸熱的重要構成元素就是制冷劑,而在真空的狀態下,制冷劑的沸點是很低的,只有-60℃左右,因此空調中制冷劑的沸點就是-60℃左右的溫度。
當空調中的制冷劑處于蒸汽狀態,然后通過壓縮機進行壓縮,就會壓縮成液態制冷劑,然后這部分液態制冷劑經過冷凝器降溫,就變成低溫液態制冷劑。
低溫液態制冷劑就會被膨脹閥吸引,吸引出來的液態制冷劑進行蒸發,這個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也就是說空調制冷的時候,液態制冷劑蒸發的時候就會吸收室內的熱量,使室內降溫。
因此,可以看出來越高的設定溫度空調就需要越長的時間進行制冷,這也就導致空調耗能嚴重,而且還容易出現短路等問題,所以在家庭空調使用者手冊中,專門會貼心的提示大家空調的最佳溫度。
空調最佳使用溫度是多少。
美國能源部和世界衛生組織都公布過他們覺得最適合人的生理溫度是多少,美國能源部認為夏季空調使用的最佳溫度設定是26℃,而冬季最佳溫度設定是20℃。
而世界衛生組織則說室內的溫度最適合的時候是24℃,而室內溫度上下1℃的變化會讓人感覺溫差在10%左右,所以宜家空調的溫差設置在1℃左右就行。
而24℃的室內溫度適合的理由是因為人體的發熱量在23℃-25℃之間,而人在35℃的室外溫度下,體表的成分最適應室外環境的溫度是24℃。
也就是說大家將家中溫度調整到24℃的時候,不會因為室內的溫度太高而感到悶熱,也不會因為室內溫度太低而感到冷,要知道不適應環境最容易感冒。
因為不適應的時候免疫力比較低,很容易因為被細菌入侵而感冒,如果有小伙伴問感冒和室內溫度有什么關系,那么子涵很樂意和大家探討。
大家都知道感冒分為兩類,一類是風熱感冒,一類是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是因為人體經過大量運動或者長時間的處于40℃以上的高溫環境。
導致人體很容易感受風寒,如果再在風大的地方受到大風吹襲就很容易感冒了,所以很多人夏天晚上開空調睡覺的時候不能長時間的吹空調。
除了容易感冒外,還會讓人感到身體不舒服,這也就是為什么身體很熱的時候不能一下子去冷場的原因,因為人體對溫差適應的比較慢,所以應該慢慢的調節。
而風寒感冒則是因為人體暴露在低溫環境中時間長了,溫度下降,人體適應能力跟不上,就很容易導致感冒,所以大家在使用空調的時候,也是不能一下子把溫度調的很低。
傷害人體的健康,還容易造成空調結冰,使空調的使用壽命降低。
如何降溫又不浪費電。
那么對于那些想要讓空調更加省電,但是又想讓室內溫度更低的小伙伴,子涵給大家科普一招,那就是空調的溫度設定在24℃左右。
但是空調的風速可以適當的調到最大,雖然大家知道空調出風越大則降溫的速度越快,但是同時也導致耗能更高。
然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空調風速越大,空調制冷效果也會越好,據實驗表明空調風速在最大的時候,比在最小的時候效果要好85%。
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很多小伙伴可能就是不喜歡空調風吹的大,所以對于這些小伙伴,子涵也有妙招,那就是合理利用遮陽、通風等方法。
降低室內溫度,尤其是在室外的溫度很高的時候,子涵建議將窗簾遮擋陽光,而且這個時候要開窗戶通風,這樣不僅會讓室內的空氣更新,還能讓室內變涼快一些。
同時也可以考慮在家庭中設置智能溫控系統,在室內和室外溫差比較大的時候,智能溫控系統就會調高空調溫度,如果室外溫度比較涼快,智能溫控系統就會調低空調溫度。
這樣就可以讓空調在降低溫度的時候,又不浪費電,所以小伙伴們要想讓空調更加省電,就一定要選擇好室溫。
其實不僅是空調空氣中的熱量可以被吸收,人體內散發的熱量同樣也可以被空調吸收。
之所以人體會感到悶熱和煩躁,就是因為空氣中的熱量和人體內的熱量無法散發出去,所以在使用空調的時候,一定要適時開窗通風,這樣不僅可以讓室內的熱量散發,還可以讓空氣更新。
如果是晚上空氣中沒有細菌的話,子涵建議大家可以打開窗戶整晚通風,這樣既能過濾掉室內的異味,還能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所以在使用空調的時候,要多注意室內空氣質量,而不僅僅是溫度的問題。
空調只是保證室內溫度的一個手段,并不是全能的,還要和人的穿著等多方面結合才能讓人感覺到最舒適,所以只有正確的使用空調,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讓人感覺最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