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領性技術,是世界各國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引擎,亦是催生全球教育變革的新生力量。在全球范圍內,推行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眾多國家已在宏觀層面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頂層設計,并從課程建設、教師培養、資源投入等方面采取系列行動。
全面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宏觀政策導向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隊的國家均已制訂較為完備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政策與戰略,但由于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仍有眾多國家尚未能夠在宏觀層面制訂或推行人工智能教育相關政策行動。未來全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制訂與實施將以人文主義作為首要原則,促使各國以道德、非歧視、公平、透明的方式設計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并保證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動中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
持續完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的建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世界各國正在通過制訂政策文件將人工智能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但迄今為止,仍有眾多國家尚未能夠將人工智能廣泛納入K-12課程之中。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進一步加強對人工智能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在國家人工智能政策和戰略中為K-12課程改革授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下,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已成為世界各國在當下及未來發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關切點。
全方位提升教師的人工智能教育素養
隨著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推進,大規模培養人工智能師資力量,使教師對人工智能教育形成全面認識,破解其現存的認知盲區,并系統提升教師群體的人工智能素養,是保障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建設與課程實施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育實踐中真正落地的核心要素。綜觀世界各國,不管是對于已經制訂與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相適應的教師教育政策的國家,還是尚未制訂相關政策和采取相應行動的國家,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都將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打造包容性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態系統
“不平等”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面臨的最大的社會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存在“加劇數字鴻溝和學習不平等,將邊緣化和弱勢群體排除在人工智能教育之外”的風險。對此,應采取大規模舉措,突破弱勢群體接受優質教育的障礙。目前,韓國已在人工智能教育推廣方案中提出要避免因人工智能利益而產生主體邊緣化的問題,要為弱勢群體提供人工智能和軟件訪問的技能培訓,并創造一個文化生態系統,使所有公民都能熟悉人工智能和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