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會有人感到好奇,以往的獨立試駕里,試駕體驗的功能部分,為什么很少會涉及高階智駕。
因為諸如導航輔助駕駛這樣的功能,和其它車載功能相比有著很多特殊性。
首先,這類功能本身通常和賬號相關聯,同時會通過DMS(駕駛員監測系統),將人臉識別功能與賬號強綁定。很多車企還會要求車主進行學習,學習并且考試通過后才能開通功能。因為這諸多限制、繁瑣的操作,除了車主之外的其他人,能夠長時間自行去深度體驗智駕功能的機會就要少很多。
其次,智駕功能是“高度”動態發展的。伴隨著底層技術的發展、技術團隊的持續努力,當前的功能體驗,很快就會隨著軟件版本的不斷迭代而變化。相對“靜態”的主觀獨立體驗評價的參考意義也會由此降低。
然而小鵬恰恰就是一個以智能化、尤其智駕為主打的品牌,沒有智駕體驗的話,小鵬就少了很多看點。好在這次我借的這臺G6是帶著賬號的,而且軟件版本也刷了最新的“天璣”5.2.0的版本,所以我用NGP開了起碼200多公里,基本上,對目前這套“無圖智駕”的大體能力算是摸了個七七八八的底了。
這一次,我們就直接先談談G6的動態,尤其是最新版本的NGP。
01
智駕體驗
對高階智駕比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智駕功能最主流的開啟方式,都是配合懷擋設計的,通常都是復用掛D擋的操作,通過下壓不同的次數,分別開啟ACC(自適應巡航,下壓一次),以及LCC(集成式巡航,下壓兩次)或者NGP(導航輔助駕駛,處于可用路段時從LCC自動升級)。
剛開始接觸帶智駕的懷擋車型的人,可能會對這樣的操作方式帶有一些畏懼,擔心自己會做出什么誤操作D擋的事情,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習慣了,因為便利性比起以往通過方向盤按鍵開巡航的方式強太多了。
而在新版本軟件上,NGP還升級了“一鍵快捷激活”功能,也就是對于用戶來說,不需要再區分ACC/LCC/NGP了,直接下壓一次懷擋就可以了,由系統自行根據當前路況來判定當前激活的是哪個功能。這也同時說明了,這三個功能極有可能已經被底層軟件高度整合了。
智駕能力的提升,其實哪怕在NGP沒開啟的情況下就已經在發揮作用了。即使沒有高階智駕,由于AEB這樣的安全輔助功能需要強制開啟,因此智駕控制器的硬件也一直處于工作狀態,所以對于周邊環境和路況的感知、識別和相關的圖像渲染、交互也在持續運作的狀態。
這也帶來了不少額外的收益,譬如說在前方堵車的時候,系統帶有額外的“綠波”功能,不但可以識別紅綠燈,顆粒度還細致到識別燈的讀秒、路口轉向燈的指示等等,在擁堵路口排隊、尤其有貨車阻擋的場景下是個很不錯的指引。
對于障礙物的識別能力也強大了不少,你甚至可以在渲染的模型上看到前車的剎車燈和轉向燈,這些信息都可以加入對于前車行為的預判,從而提升路徑規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