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THIEAUDIO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現的第一個產品。
如果要討論 Chi-Fi 在海外市場的典型品牌,THIEAUDIO 絕對算近幾年要排到前列的 Chi-Fi IEM 廠商。和之前我們介紹過的 Truthear 一樣,它們都立足于國內,但是主要面對的受眾位于海外,且長期沒有面向大陸市場的代理商和官方直營渠道。在6月份的 CANJAM SHANGHAI 2024 上,我第一次成體系地聽到了 THIEAUDIO 的幾個系列產品。在面基到 THIEAUDIO 的用戶,也是藍牙節目采訪中出現過的 @Spriggan 之后,他提到自己手上有買過 THIEAUDIO 的產品。所以本期的 Hype 4,就借自于他,在此感謝。
包裝與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Hype 4 的包裝體積相對較大,能夠看到大字號的產品標識和圖示,風格相當“北美”。外包裝上沒有任何英語以外的語言說明,所以應該是真的沒打算在國內賣。內部配件包含一個收納包以及兩種共六對耳套,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夠用。
Hype 4 的收納包體積不小,相當于常見拉鏈包的兩倍。表面為織物材質,通體黑色,比較樸素。內部空間除了放得下 Hype 4 這一套東西外,你還可以塞進去一臺小體積的播放器(A306、M1 Ultra 等)或者是大尾巴、藍牙耳放(BTE-8、BTR15)等等。
Hype 4 的耳套配置為三對惰性海綿耳套以及三對硅膠耳套。惰性海綿的海綿層會比 COMPLY 稍薄一點,導管部分做出了顏色區分。硅膠耳套的形態是導管偏硬的樣子,導管內側為直筒狀,沒有可見的卡緊槽位。兩種耳套的導管都偏粗,也是為了適應 Hype 4 本就偏粗的耳機導管。
設計、佩戴表現與聲學結構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Hype 4 有三種配色提供,即以黑色為腔體主色、面板點綴藍色的版本,以藍色為腔體主色、面板點綴紫色的版本以及以白色為主色的版本。Hype 4 面板的設計都是實色作底而嵌入閃光亮片的方案,就手上的這條白色來說,面板上的亮片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會呈現出淺綠色、粉色和紫紅色。樹脂腔體的質感還不錯,符合這個價位的應有水平。做工細節都是到位的。
由于塞了尺寸不小的雙動圈單元和兩組復合動鐵,它的體積不可能特別小。佩戴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對于非小耳廓人群來說都有著還不錯的兼容性。小耳廓人群在佩戴時會覺得耳廓上邊緣有頂到的感覺。腔體內側針對于耳廓結構有一定的適配,能夠看到耳甲艇、耳甲腔都有專門結構,但是相當飽滿,不像一些嚴格類定制腔體般過渡明顯,Hype 4 明顯是更加圓滑的。內側的貼合性尚可。側躺佩戴的友好程度不算高,因為腔體有相當的厚度,在側躺時會頂到。
導管明顯比常規要粗一圈,高度也有所控制。有趣的是,Hype 4 的導管基座部分與腔體的銜接并不平滑,它更像是嵌入在一個削平的臺面上,通過這個結構來對于沒有卡緊槽位的默認耳套形成限位。在佩戴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小耳廓人群在搭配耳套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腔體表面只有一處開孔,位于底部。開孔比較大,能夠看到金屬阻尼網的存在。由于結構設計,Hype 4 的腔體沒有明顯的氣壓平衡問題,但是膜片會在佩戴時可能產生啪嗒聲。被動隔音能力則相對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