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3月新開的生產線,生產15.6寸以下手機屏、運動手表屏、醫療儀器屏、車載屏等產品。目前,4條生產線月產250萬片液晶屏。”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滇中新區東片區智能科技產業園的云南中瑋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鄭楚生站在恒濕的無塵封閉式車間外,透過觀察窗為記者介紹正在全力趕訂單的全新自動化生產線。
只見6臺切割機正在裁割屏幕,分割成不同大小的液晶屏被送到后工序生產線上貼偏光片,再通過40米長全自動生產線組裝成品(芯片、連接排線、密封UV膠、背光源組裝、自動焊接、貼膠等全線都是設備自動完成)……“液晶屏幕應用廣泛,很多智能化設備像血氧儀、智能手表都需要。我們還在持續擴產當中,全部建成后預計有20條生產線,總投資2億元。”鄭楚生說。
記者在園區走訪時了解到,云南中瑋科技各生產線都非常忙碌,“這是昨天接到的新訂單,對方要100萬個快充電頭。我們去年快充頭一天的產量大約是50000個,供不應求。今年的訂單量更多。”鄭楚生告訴記者,和去年相比,云南中瑋科技的生產總量同比增長約20%。
作為滇中新區第一家招商引資的智慧終端全產業鏈企業,2018年落地的云南中瑋科技見證了新區的發展變化。“新區領導很關心我們的發展建設情況,對我們的發展思路也非常認可。”
對于滇中新區臨空先進制造業發展局多次主持召開的園區企業座談會,云南中瑋科技只要得到邀請就積極參與,“我們所需的原材料主要還是從深圳進貨,出口也是走深圳海關,通過航空運輸或者經香港走海運。我們也想知道,滇中新區的企業是不是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上下游資源,這樣就可以節約一大筆物流成本。另外,新區范圍內有哪些企業需要我們的產品,也希望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鄭楚生介紹,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只有緊跟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才有機會將企業做大做強,“我們對市場變化是很敏感的,不斷創新生產能引領市場的新產品。有時候一個新產品鋪上去,要具備足夠的生產規模來滿足市場,否則會錯失機會。”鄭楚生說。
對電子產品產業面臨的數智化升級,負責電子液晶屏幕生產線的90后管理者蘭新亞有自己的理解,“我們最好的技術工人月薪可以到20000元——會使用所有生產線設備,會維修設備,用自動化生產線用得品質可控、效率更高效。后期升級成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對工廠基層技術團隊是要求更高的,也是接下來對整個市場的新挑戰。”
據悉,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云南中瑋科技正在積極和昆明的職業院校進行合作,嘗試以產教融合的新方式培養更專業穩定一線基層,解決用工難、人員流動大的問題,“將在園區建設云南賢才技工學院,計劃首批招生300人左右,讓學員邊學習邊實踐,畢業就可以就業。”鄭楚生說。
截至目前,云南中瑋科技已建成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快充頭、液晶屏幕、電子產品殼體注塑包裝等多條生產線,產品遠銷南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并通過不斷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打通從零件到成品的各生產工序。對此,鄭楚生清晰地表達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手機、手表的所有零配件,包括手機電池、手表電池等所有配件生產都在園區內完成。力爭建成云南省首家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的全產業鏈企業。”
“硬件現在都可以做到,最核心的競爭是軟件的競爭。還有就是各企業要積累數據,培養屬于自己的AI機器人,那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蘭新亞是甘肅平涼人,曾在上海和深圳顯示屏行業積累17年工作經驗,對顯示屏產業發展頗有見地。
“做成品牌還需要不斷積累。任何一個企業,從0到1是最艱難的過程,好的產品就是那個1,營銷渠道是1后面的若干個0。沒有好產品就等于沒有那個1,有多少個0都沒用。”鄭楚生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