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的復雜程度和龐大的產業鏈群在大規模生產的民用產品之中排在首位。“100個行業智能化轉型故事”第78期,我們走進上汽通用五菱,高可靠制造網絡如何助力五菱打造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革新汽車工業延續百年的流水線式生產模式,重新定義汽車總裝方式?一起去看看吧。
汽車制造需要經過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多個工藝,涉及鋼鐵、石油、化工、電子等100多個工業部門,復雜程度和龐大的產業鏈群在大規模生產的民用產品之中排在首位。
不難想象,汽車制造行業在向柔性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必將面臨生產、裝備、倉儲、物流等各個方面的嚴峻挑戰。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卻打造出了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以創新“島式”生產革新了汽車工業延續百年的流水線式總裝生產,重新定義汽車總裝方式。工廠的建成投產,為五菱乃至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上汽通用五菱:高可靠制造網絡打造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15/21150150F0.gif)
揭開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的廬山真面目
作為中國第一個落地的“智能島”式總裝基地,五菱純電精益智造工廠總裝生產采用“裝配島”的全新生產模式,將制造工序解構重組,顛覆了傳統“流水線”串聯式生產模式,創造性地構建以“智能島”為主體的柔性化產線,開創了全球智能島汽車生產工藝的先河。
這一全新生產模式,在實現產線自動化水平的大幅提升的同時,也提高了個性化訂單的生產效率,更好地適應了多品種小批量的全新市場形態,顛覆了傳統流水線式的剛性生產模式。
上汽通用五菱以“高柔性”“高效率”“更精益”“更穩定”為標簽,主線合裝極簡,支線分裝2C,全面向用戶需求靠攏,打造滿足用戶個性化和高品質需求的新能源座駕。全兼容、組合式、智能工藝的高柔性平行工藝,讓用戶的定制化、個性化需求成為現實;五菱自研智能機器人和一站式數據決策,可實現“車找工位”“料找車”的實時自適應調度,刷新行業生產效率;靜態裝配、精準定位、同步擰緊等先進制造工藝的應用,為用戶打造更加精益的產品;智能感應檢測技術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讓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大幅提升。
![上汽通用五菱:高可靠制造網絡打造全球首個“島式”精益智造工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15/21150230V1.jpg)
高可靠制造網絡提供強大網絡聯接
在這個全球首個“島式”精益制造工廠中,生產裝備、裝配設施、大量機器人井然有序、高效運轉。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華為提供的強大網絡聯接。
在無線覆蓋場景,華為基于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連續組網的WLAN建網理念,采用最先進的Wi-Fi技術和產品,滿足了五菱生產/辦公網對于高帶寬、低延遲的通信需求,使得裝備連接更加穩定、快速。同時借助獨家的無損漫游和雙發選收等可靠性技術,解決AGV小車在日常漫游中容易跑偏走歪的問題,提升了AGV設備的漫游效率,保障了生產業務的連續性。此外,通過智能調度,使得工廠支持SLAM技術的復合式導航移動機器人和EMS可升降吊具(Electrified Monorail System,電動單軌輸送系統)高效協同,讓工廠能夠靈活傳送車身、配件等各類生產對象,實現“車找工位”“料找車”的無縫銜接。
面對復雜的業務流程、龐大的生產體系、大量的過程數據、眾多的生產設備,要將所有要素都連接起來,需要一個為無形之網提供強大支撐的網絡管理中心,其“自我修復能力”必不可少。
在五菱的網絡管理中心,運維人員告別了傳統的人力肉眼監測,借助華為園區網絡數字地圖的智能運維能力,管理員可以對每一個Wi-Fi用戶的使用情況、設備的在線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做到分鐘級定位并修復問題,保障生產不掉線、業務不中斷。
打造智能制造全球標桿
自投產以來,上汽通用五菱已經實現單臺汽車制造成本下降31%,底盤一致性達98%,錯裝率低至0,AGV等運輸單元的智能調度0差錯,有效地避免了停產帶來的經濟損失。依托華為業界最高可靠生產網絡,以大數據、AI為技術手段,構建“數據-信息-價值”的數據賦能與增值,將生產運營指標和風險的總體態勢進行展現,實現動態感知、輔助決策和智能預警。
上汽通用五菱“島式”精益智造工廠正如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在創造著驚人速度的同時也開辟出了新的轉型道路。華為通過業界最高可靠生產網解決方案,持續深耕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面向未來,華為將助力更多客戶開啟更大創想,賦能創新,塑造更多的全球業界標桿。
100個行業智能化轉型故事
人工智能正日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華為100個行業智能化轉型故事,講述真實發生在華為客戶身上的最新案例。從全球政府、交通、金融、能源、制造、互聯網……行業的智能化故事我們看到,千行萬業的先鋒企業正在加速走向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