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一些新能源汽車行業人士稱為“智駕元年”,特斯拉FSD有望年內落地中國的消息在此背景下備受矚目,而近期接連傳出比亞迪高端車型以及奧迪燃油車將搭載華為智駕方案的消息,這在硝煙彌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角逐中又傳遞出一些“競合”的意味。
近日,據“晚點Auto”報道,比亞迪將在方程豹豹8上采用華為ADS 3.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且將配裝激光雷達,可以實現城市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實現上車。此次合作并非華為目前與主機廠合作的鴻蒙智行或者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 HI)模式,而是類似于長安深藍與華為的合作,即華為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深藍則將其集成到自己的汽車產品中。
今年4月,華為發布ADS 3.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近期上市的享界S9首發了這套方案,而自9月起,以鴻蒙智行模式合作的問界M5、M7、M9和智界S7均會升級至ADS 3.0。此外,阿維塔、東風嵐圖等Hi合作模式的品牌也會有相關產品升級和上市。
方程豹是比亞迪旗下高端品牌,豹8則是方程豹旗下高端越野車,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其就已經配備激光雷達,官方稱其定價在50萬元級別。目前,豹5是方程豹品牌唯一上市的一款車型,但自從去年11月上市后銷量徘徊不前,近期突然宣布官降5萬元,售價降至23.98萬元至30.28萬元。豹5出師不利,豹8一炮打響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
眾所周知,在20萬元以下市場,比亞迪憑借性價比和成熟的三電技術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力,但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消費者對智能化、科技化的需求更高,這并非比亞迪的強項。顯然,此次與華為合作,比亞迪是想借助華為技術與流量進一步提升高端品牌調性及拉動銷量,畢竟華為智駕系統在問界等品牌車型上的市場表現已經比較有說服力。
但無法忽視的是,比亞迪以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而聞名,在很多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上實現了自給自足,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之一的智駕系統似乎更應如此。實際上,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比亞迪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王傳福表示,未來將在智能駕駛領域投入1000億元,聚焦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內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當時,比亞迪表示,其智駕系統的迭代速度可以達到“一天一個小版本,一周一個大版本”。
目前來看,比亞迪自研的智駕方案主要搭載在騰勢品牌的車型上。據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近期透露,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擁有超過4000人的團隊,光軟件工程師就有3000人,自動駕駛團隊一個月發工資就要10億元。
即便是如此高額的投入,也難以跟上智駕進化的步伐。與華為的合作,也表明比亞迪或許認識到了與行業領導者合作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在更新迅速的智能駕駛領域,此次合作可以助其快速獲得最新的技術成果,自研能力的提升也會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8月6日是享界S9上市的日子,當天趙長江發微博稱:“享界S9挺好,一起做大做強中國科技新豪華旗艦轎車,為用戶提供更超值的體驗!”事后來看,這一表態已在為后續傳出的比亞迪與華為合作消息“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