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分要基本無中差評,無惡意退款理由,比如買家因為不想出運費特地選商品質量問題,48h內發貨(且攬收產生物流 ),考核客服回復時間8:00-23:00,對于小商家來說意味著全年輪軸轉無休,我真不知道到底誰能做到。”近期,一名淘寶商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抱怨稱。
日前,淘寶僅退款新規正式生效。在這一新規中,店鋪的綜合體驗評分成為核心標準,只有評分達到或超過4.8分的商家才能獲得更多的經營自主權。這一政策引發了一些資源較為匱乏的中小商家的廣泛質疑。
“也就是說只有雇得起專業客服的,雇得起專業發貨的,簡單說財大氣粗的主才能開淘寶店,像我們這種‘窮鬼老店主’,屬于被淘寶淘汰人群,平臺就是靠我們這種商家起家的,但是如今卻要淘汰我們。”另一名淘寶商家對「市象」發表了看法。
在淘寶最新的規則中,除了對商家體驗分的要求之外,推出的異常識別模型主要針對買家行為,但似乎忽略了對平臺客服的有效監管。“中小商家在面對客服(小二)時通常處于弱勢地位??头牟划斕幚?,在加劇商家與平臺的矛盾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位電商領域的業內專家對「市象」表示。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淘寶新實施的僅退款規則讓一些中小商家選擇了徹底擺爛,“原來閉店也能如此解脫”。
困在“體驗分”中的商家
體驗分,是淘天新推出的商家新評分體系,新版體驗分體系包括“店鋪體驗分”、“商品體驗分(PXI)”,替代此前的DSR(賣家服務評價體系)。
跟僅退款新規掛鉤的是“店鋪體驗分”,在阿里千牛商家工作臺中,店鋪體驗分被定義為從商品體驗、物流速度、服務保障三個維度的近30天數據指標綜合評定,這成了一些中小商家的痛點。
拿商品體驗角度來說,其關鍵指標包括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評率,其中,首次品退率這一指標尤為備受爭議。
所謂首次品退,即消費者發起退款且首次原因為商品質量或品質相關的訂單。
“現在退貨原因頁面基本為商家原因,品退除了個別正常的買家,基本都是無良買家不想出運費惡意選擇的”,淘寶服飾商家紫萱對「市象」表示,“只要是選質量問題退貨,會扣商家保證金賠付給買家運費,而且不時會遇到掉包的情況。”
除紫萱外,許多淘寶商家也對「市象」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們認為,一部分買家在選擇因質量問題退貨,以避免支付運費的同時,實際上也無形中降低了商家的首次品退率。
紫萱在意的問題在于,“這個東西,它沒辦法申訴,也就是說客戶哪怕申請錯了,你讓客戶改了,無非少扣一個保證金,評分里面不會幫你減。”
根據淘寶新燈塔3.0介紹,一筆訂單首次發起退款時選擇品質相關退款原因,如首次發起退款為品質相關原因,后續修改退款原因仍計入首次品質退款。
“首次品退率會影響店鋪體驗分評分,如果小于4.8,就可以僅退款了,所以我說其實一家小店鋪如果被僅退款團伙盯上,要反抗是很難的”,紫萱進一步對「市象」表示。
物流體驗也是許多淘寶商家詬病的一點。
譬如,有一些商家吐槽稱平臺在物流具體判定問題上表現不夠智能。“物流48小時承諾發貨率,你自己設置了72小時發貨,不管最后是不是48小時發貨,都屬于超過48小時,這個指標硬讓你改成48小時發貨。”
攬收時長成為一些特定品類的關鍵痛點。一位經營定制服飾的淘寶中小商家向「市象」吐槽說,“像我這種手工定制店鋪根本就做不到48小時發貨,每一個下單才是現做的,其他兩個分再高。都被這個時間拖下來,根本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