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科大訊飛召開2024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93.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01億元,由盈轉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半年研發投入21.9億元,同比增長32.23%,占營收比重達23.5%。其中大模型研發及產業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過6.5億元。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介紹,科大訊飛歸母凈利潤與年初的預期有差距,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管理層認為,“當前仍處在人工智能關鍵歷史機遇期,我們在認知大模型的源頭和應用落地上,此時堅持不能手軟。”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現在已經慢慢看透了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天花板,下一步在探索期短期商業(落地),它對行業帶來的顛覆會發生在哪些點上我們看得很清楚,“把現有的團隊發揮到極致,我們就可以把大模型這場仗打贏。訊飛為什么現在投這么多,就因為對未來有信心,不能錯失這一次大模型所帶來的革命性戰略機遇。”
回款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研發投入力度加大
從細分領域來看,科大訊飛教育業務上半年營收30.12億元,同比增長24.41%;醫療業務營收2.28億元,同比增長18.80%;開放平臺實現營收23.4億元,同比增長47.92%;智能硬件實現營收9億元,同比增長56.61%;汽車業務實現營收3.5億元,同比增長65.49%。
上半年,科大訊飛的收入和毛利較去年同期都有增長,且毛利增速大于收入增速。中報顯示,科大訊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增長18.91%,其中第二季度收入56.78億元,同比增長15%。上半年毛利37.48億元,同比增長19.08%,上半年度銷售回款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億元,增長20.04%。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也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2024年上半年在大模型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可控,以及大模型產業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過 6.5億元。
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公司高管將通過集合競價方式增持2000萬元。據公告,公司總裁吳曉如、副總裁江濤、副總裁聶小林將利用自籌資金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其中吳曉如增持1000萬元,江濤和聶小林分別增持500萬元。
從投入較“散”的地方進行戰略聚焦 劉慶峰:對拿到產業紅利有信心
在業績交流會中,劉慶峰表示公司正在從一些投入較“散”的地方進行戰略聚焦,并已經逐漸摸清了如何組合算力、數據和數據質量,并把AI的產業落地紅利拿到手。
在報告期內,訊飛星火App兩度重大升級,其中6月27日升級至星火V4.0,表示在底座能力上全面對標 GPT-4 Turbo,并且發布了面向教育、醫療、汽車和企業智能體等多款軟硬件產品,展現出星火應用落地方面的領先能力。
其中,央國企已成為訊飛星火的典型客戶群。科大訊飛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人保、大眾汽車、美的集團等多個重點行業頭部企業的大模型合作伙伴。下半年以來,訊飛星火大模型持續深入落地,實現更多項目中標。7月18日,訊飛中標煙草大模型的首單——浙江煙草大模型;7月23日,中標中國信達資產大模型知識庫項目,這是金融資管行業第一個基于大模型構建知識庫的項目;7月24日,代碼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首單——中國鋼研 AI大模型代碼開發輔助項目。
劉慶峰在業績交流會中透露,科大訊飛與華為已經重新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我們與華為的互補性很強,將共同探索國內最具前瞻性的技術應用。”
劉慶峰回顧迄今為止科大訊飛對AI大模型的探索時感慨道,當前有點回歸到了當年科大訊飛做語音時的情況——當巨頭們都進入時,大家可能認為訊飛有很大風險,但事實上并沒有。他以潘展樂拿到自由泳金牌之后被媒體稱贊“這枚金牌讓中國游泳隊從烏云之中看到了陽光”時潘展樂的回復舉例,“我沒覺得不好,我們正在做各種準備,正在關鍵時刻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