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0 月,李想曾立下一個 flag:L789 三款車在今年要月均銷量達到 5 萬輛,如果今年所有車加一起(包括 MEGA、L6)只有 5 萬輛,自己“就要出去找工作”了。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13J90.png)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261931.png)
終于在今年 7 月,理想的銷量再度破 5 萬(去年 12 月份破了一次 5 萬),并且從 8 月的周上險量來看,8 月銷量繼續破 5 萬問題不大。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224492.png)
客觀來說,2024 年車圈的競爭烈度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理想能實現月銷 5 萬可以說是把“其他孩子羨慕哭了”,隔壁的蔚來和小鵬勉強能達到月銷 2 萬+和 1 萬+。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I5O3.png)
而最新的周銷量中,理想已經開始超過奧迪和寶馬了,在豪華車中僅次于特斯拉和奔馳了。
不過仔細分析一下理想的銷量結構的話,李想本人可能一點都笑不出來。
L6 占比近半,同時近 8 成是 Pro 用戶
4 月 18 日,理想 L6 正式上市,經過 2、3 個月的產能爬坡,6 月和 7 月的銷量都超過了 2 萬輛,其中 7 月銷量為 24,856,占理想汽車總銷量的 48.7%,差不多現在理想每賣出兩輛車,就有一輛是 L6 了。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94T84.png)
接近一半的用戶買的是家族里最便宜的一款車當然不算什么好事情,打個比方奔馳每年都在中國賣 70 萬左右的新車,主力車型是奔馳 E 級、奔馳 C 級和 GLC 這樣的“中間價位”車型,A 級、GLA 賣得反而一般般,這樣的銷量結構算是更健康一點的。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F951405.png)
而更為關鍵的是,在一次采訪中,理想的智駕人員透露:選裝 AD MAX 的客戶中,L9 高達 75%,L8 為 55%,L7 為 65%,但 L6 只有 22%。
這意味著差不多 8 成的 L6 用戶買的是實際價格 24.49 萬元的 Pro 版,和理想 L789 的用戶或許已經拉開一個層次了。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G523U6.png)
從最近的周銷量數據來看,理想的均價為 30.93 萬元,已經明顯低于奔馳,也低于問界、蔚來和寶馬,和奧迪一個水平了。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H054557.png)
這顯然不算一個好事情,這意味理想雖然是豪華品牌,但沒有什么溢價能力。理想 L6 確實是好車,我也會推薦身邊的人買,但選擇 L6 最大的理由就是性價比了,這意味某種程度上,L6 是在透支理想的品牌力在賣車,L6 賣得越好,只能說明理想汽車離豪華品牌越來越遠,離性價比品牌越來越近。
當然這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一個暢銷的低價位車型可以帶來非常高的營收,在規模效應下也可以有不錯的毛利,同時極大的平攤了車企的“三費”(研發、行政及銷售費用),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這也是李想的構想:在足夠的營收和利潤下,通過海量的研發投入讓理想進化成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所以理想的實際問題不是 L6 越賣越好,占比越來越高,而是“向上突破”的車型,MEGA 失利了。
MEGA 失利、M 系列延期發售,高端純電應該怎么賣?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H3D188.png)
在 MEGA 上市前夕,李想曾表示,理想 MEGA 當前 5000 元的小訂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 2022 年理想 L9 的同期表現,是遠遠超過。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們,產能供應一定要跟上,千萬不要被高端純電沒銷量的假設所誤導。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H329229.png)
然而事與愿違,理想 MEGA 首月賣了 3,229 輛,隨后下滑到 1,145 輛,最近 3 個月銷量在 600 輛上下徘徊。和 L9 的表現完全不能比。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H424P10.png)
當然 MEGA 的失利還不是最關鍵的,原計劃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兩款 M 系列純電車型也推遲到了明年。
擺在理想面前的問題還是:高端純電該怎么賣?
目前 30 萬以上純電賣得最好的算是蔚來了,但蔚來 8 成的銷量也來自于 ET5 系列和 ES6,實際成交價都是 30 萬上下的產品,這還是在蔚來砸了這么多錢建了差不多 2500 座換電站和這么多充電站的前提下。問界 M9、騰勢 D9 雖然也賣得好,但 9 成以上都是插混/增程,純電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而理想的 M789 三款車肯定是要比同號增程要貴一點的,定價不會低于 30 萬元,性價比肯定沒法和 L6 這種產品比,M789 想要賣好必須得拿出超越其他家的產品力。
目前來看 MEGA 和 M789 這一套設計語言的理念是:風阻最低化,空間最大化。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I5493711.png)
比如 MEGA 的風阻系數僅為 0.195,在整備質量 2785kg 的情況下,用 102.7kWh 的電池跑出了 710km 的 CLTC 續航。另外 MEGA 的車內空間也是比較大的,三排乘客也能有大沙發的待遇。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IB26412.png)
接下來 M789 也是這種思路,這里也可以預測理想的 M 純電系列,續航和空間都比同級的車要更優秀一些,這個思路有點像特斯拉 Model Y,在 4 米 7 多的車身上做到了 971L 的前后備箱空間,以及用 60 度的電池跑出了 554km 的 CLTC 續航。
從功能性上來看,MEGA 和 M789 都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造型上了。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J0H2913.png)
曾經有媒體在車展上采訪李想:M 純電系列的造型會改么?李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你可以把這個理解為特斯拉 Model X 的旅行版。
顯然大家對這種造型還是有疑慮的,特斯拉 Model Y 敢這么玩,因為特斯拉是絕對的先驅者,有教育市場和消費者的魔力,Model Y 是 2017 年發布的產品,那個時候市場還沒有一輛像樣的純電 SUV。
![理想汽車 7 月銷量破 5 萬,但李想可能一點都笑不起來](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4/210J15Q814.png)
而理想的影響力顯然還不能和特斯拉比,而如果仔細回顧理想 ONE 和 L 系列的成功經驗的話,有一個隱藏條件:ONE 和 L 系列的外觀設計是非常成功的,整體也遵照了傳統燃油大 SUV 的造型。
比如比較長的車頭,整體偏方正的輪廓,這些都是大家已經接受的已經成功的造型了。比如理想 L9 的側面輪廓和奔馳 GLS 還是非常像的。
而 MEGA 和 M 系列是沒有這個隱藏條件的,因此這次理想要做特斯拉 2017 年要做的事情,推出低能耗大空間的純電 SUV 來教育市場教育消費者接受它的造型。
但還是那句話,教育消費者的事情特斯拉確實能做,甚至用上了屏幕換擋和按鍵打方向燈,但理想終究不是特斯拉,這一關理想并不好過。
寫在最后
在蔚小理中理想是融資最少的,同時正在第一款車也是出得最晚的,但卻是最早實現盈利的,最早實現月銷 5 萬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李想都是一個天才企業家。
不過今年以來理想汽車也沒有那么樂觀了,增程的 L 系列雖然銷量還行,但有差不多一半是均價比較低的 L6 了。純電方面,MEGA 失利,明年的 M 系列也不一定好賣。
造車這條賽道就是這么殘酷,即便是已經如此成功的理想汽車,也難有稍微能夠放松一刻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