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潑冷水,中國部分造車新勢力車企,真的開始跑偏了!最近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車上市,車開發的都很漂亮,不是致敬保時捷,就是像素級復刻邁凱倫,遮去車標,你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品牌。智能座艙的設計,也以有冰箱、彩電、游戲機為榮,屏幕越堆越多、越裝越大,零重力座椅只講究舒適,不考慮安全。最關鍵的是,它們的定價還出奇一致地“良心”,動輒超越勞斯萊斯、秒殺保時捷,結果賣給我們老百姓,只要四五十萬的價格。
姑且不說這樣的技術護城河,能不能帶領中國汽車走出國門,單車內電子產品的輻射,就危害了下一代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學校三令五申讓家長不要給孩子看電子產品,影響視力,也影響心智發育;現在好了,這些東西全搬進了車內,出行的路上孩子是不鬧了,可是這種行駛過程中看電視、打游戲,會進一步加劇視力惡化,讓全家出行缺乏基本的溫情溝通。
所以說部分造車新勢力成“扶不起的阿斗”,把技術研發投入的心思,都放到了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上。至于核心的底盤調校、整車架構、車規芯片等,閉口不提,找到對應供應商,整個“聯合自研”就完事兒了。怪不得說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造車門檻越來越低,中國產業鏈完善成熟,是好事,也是壞事!
所以中國新能源車的未來,還得看蔚來這樣的技術型車企。市場聲量方面,蔚來確實不如一些新勢力友商們的流量大,但是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數量上,蔚來一直都是遠超其他新勢力品牌的。從2016年到現在,蔚來已經累計研發投入超460億元,申請中以及已授權的專利數高達約9000件左右,其研發團隊人員規模達到了11000人。
付出往往和投入成正比,蔚來也是堅持長期主義的受益者,科技型車企往往前期沒那么亮眼,但是一旦技術魚池的背書讓其站穩腳跟,成績就會發生質的飛躍。高端純電如此難賣的大環境下,華為享界S9都玩不轉的細分市場,蔚來在今年7月共計交付新車20498輛,這已經是它連續3個月交付超2萬輛;1~7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107924輛,同比增長43.85%。
反觀傳統豪華品牌陣營,2023年全年,奔馳、寶馬、奧迪3家車企銷量增長失速,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僅有-0.3%、5%、9.1%,而同期的蔚來同比增長達33.1%。2024年上半年,奔馳、寶馬、奧迪三家純電車型的總銷量,都不及蔚來一家。比退出“價格戰”更糟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買車已經不考慮B B A了。
根據2024年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現在買車,更傾向于選擇國產高端新能源品牌,例如蔚來、問界、極氪等這些。其中不乏很多公眾名人,也紛紛轉售了原本的傳統豪車,置換成了蔚來高端純電車。購買蔚來二代車型的消費者中,有超過56%的都是奔馳、寶馬、奧迪的車主,蔚來已經成為B B A下一輛車的首選。
中國高端豪華純電細分市場也是競爭激烈,為什么這么多的傳統豪華車主,會格外青睞蔚來的這個品牌?首先就是技術標簽的背書,已經讓蔚來在消費者心里站穩了腳跟兒,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也是轉化成產品力的基礎。蔚來截止到目前,已經推出了中國首個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首款自研5nm車規級智能駕駛芯片:蔚來神璣 NX9031、全新一代智能系統: Banyan 3、中國首個智駕世界模型:NWM等,技術魚池深不見底。
其次,蔚來的技術實力強且有創新,從品牌創立之初,李斌團隊就堅持發展“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全場景補能體系。當別家快充充電需要30分鐘到1個小時,蔚來換電3分鐘即可完成,且全程不用下車,自動檢測和更換電池包,整體體驗比加油更棒。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70度的標準電池包,也可升級為100度的長續航電池包,更有150度的電池包可以實現純電續航1050km,比燃油車跑的更遠。并且每次換電,電池都會進行全方位檢測,安全、使用壽命、健康程度等,用戶都不用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