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年沒寫平板,發現24年各家發布的新平板無論是型號還是種類都很多,我基本上梳理了七七八八,結果在華為平板上卡住了。
以【華為商城】的在售平板舉例,型號很多,不下12種。
要是再算上各電商平臺的第三方店鋪在售的老款,型號就更多了。但是型號多其實算不了什么,主要還是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型號復雜。
比如麒麟9000,9000s,9000w,9000L,9000WM等等大概有十款,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性能差距明顯,普通消費者是根本搞不清楚的。
但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所以今天小雷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對比法。給大家講清楚這些。方便各位在購買華為各型號手機、平板電腦的時候有個參考。
或許有人會說,華為搞這么復雜干嘛?
這事倒不怪華為,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你可以把它算在美利堅頭上。
以前(制裁前),華為麒麟處理器分三檔,高端為9打頭,中高端8,中低端7。那是臺積電代工時代,良品率高,手機銷量好,處理器成本攤的很薄。
麒麟處理器的殘次品很少,所以也就不會在市面上流通。2018年3月上市的華為MateRS保時捷售價上萬塊,用的麒麟970。
過了一個月,同年4月發售的華為P20pro,售價5000元左右,用的還是麒麟970。
同時發布的華為P20,售價3000多,也是麒麟970。
又過了一個月,18年5月發布的榮耀play起售價格是1999元,還是搭載麒麟970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