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問選什么品牌的話,行內人建議4000元以下別選九號、小牛,這是為什么呢?明明在很多榜單中,九號、小牛已經超越雅迪、愛瑪這些傳統品牌了,甚至增速、品牌口碑都很不錯,為什么又建議4千元這一價位,不要考慮這2個品牌呢?3點原因今天就來為大家一次說個清楚。
1:4000以下只能買普通入門版
相信對九號、小牛有過了解的應該知道,這兩個牌子主打的并不是性價比。自成立以來,就另辟蹊徑在智能化領域深耕,很多新穎的功能也都是這兩個品牌帶起來的。
而價格方面,如果預算只有4千或是更低,那么只能買到這兩個品牌的基礎入門版。這就像買車一樣,最基礎的版本只能說滿足了代步需求,更好的體驗感之類的是享受不到的。而九號、小牛的優勢就在于各種定制化減震、雙通道ABS、智駕系統等。這些一般4000元以下車型是不配備的。
2:智能化程度不高
目前來看,有一部分智能化功能九號、小牛是全系都標配的,但也僅限于刷卡解鎖這些比較基礎的,而這兩個品牌的優勢就在于智能化設計十分完善,像5G通訊、OTA無線升級等,這些才是后續使用電動車更有體驗感的方面。
這也就會出現一部分車主是為了這些功能選擇的九號、小牛,但因為預算有限,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導致一些希望體驗這些新功能的用戶來說,并不能達到預期水平。
3:4000以下性價比不如傳統品牌
對于選購電動車的車主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有些是希望電動車更具性價比、有些是希望電動車玩樂屬性更強。如果追求前者的話,那么4000元以下看看愛瑪、臺鈴、小刀這些傳統品牌,大功率電機、大電池配置全都拉滿,還是具備一定性價比的。
而九號、小牛這些品牌,4000元可能各項配置都中規中矩,差不多的體驗感,還是更建議消費者選擇有性價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