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Nasdaq: LI; HKEX: 2015)今日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總裁、總工程師馬東輝、CFO李鐵、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出席電話會議。
李想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鴻蒙智行是理想汽車在市場上最強勁的對手,雙方會長期健康地共存下去。從另一個角度看,理想汽車的核心態度是要長期地、持續地向華為的技術研發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學習。
“理想汽車作為一個初創企業,這樣的學習榜樣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李想還說,“隨著我們的智駕的進步,在智駕方面,我們也已經進入了行業第一梯隊,而座艙的競爭力也一直保持領先。”
李鐵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2024下半年PV市場大盤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公司有信心實現全年50萬輛交付。
財報顯示,理想汽車2024年上半年營收573.12億,較上年同期的474.4億元增長20.8%。
![李想解讀理想汽車財報:鴻蒙智行是強勁對手,我們持續學習華為](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9/22460112420.jpg)
理想汽車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為14億元,上年同期的利息收入為8.49億元;
理想汽車2024年上半年經營虧損1.17億,上年同期運營利潤20.31億元;凈利為16.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2.44億元下降47.8%。
財報發布后,理想汽車美股大跌超過17%;截至目前,公司股價為17.48美元,市值約185億美元。
以下是分析師問答環節:
提問:理想今年發力端到端算法和量產研發團隊的組建,管理層認為資本市場應當如何評估理想汽車在智駕方面的投入產出效率?
馬東輝:理想汽車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投入產出效率一直是比較高的。關于衡量指標,我們認為是結果導向,應該從兩個方面看。第一,用戶是否愿意用,比如智駕使用時長,里程數的占比等; 第二,用戶是否愿意買。
從用戶端來看,無圖NOA從7月份開始全量推送以來,用戶對智能駕駛的接受度在提升,城市NOA的日活躍度和行駛里程都明顯增加,甚至翻了幾倍。
從市場端來看,智駕對于銷量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潛在用戶來門店試駕NOA的比例翻倍增長,并且各個車型的AD Max訂單占比都在提升,特別是30萬以上車型,AD Max的訂單占比已經接近70%。
我們認為從端到端+VLM開始,智駕研發的門檻已經建立,因為從這一代開始,才是真正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智駕,而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力,會讓具備高階智駕車輛保有量以及充足研發投入的企業,在智能駕駛方面的優勢增加,并且實實在在地促進銷量提升,而銷量提升又會帶來保有量和研發投入的提升,這是一個不斷正向滾雪球的過程。
鴻蒙智行是在市場上最強勁的對手
提問: 理想汽車與華為同作為新勢力的領頭羊,市場特別關注近期問界M7 Pro以及后續家用SUV車型,想請教管理層如何看待這對于理想汽車下半年以及后續銷量的影響?
李想:鴻蒙智行是我們在市場上最強勁的對手,我們認為雙方會長期健康地共存下去。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的核心態度是要長期地、持續地向華為的技術研發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學習。理想汽車作為一個初創企業,這樣的學習榜樣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提問:理想汽車的純電動車型推遲到明年上市,外觀會有哪些變化和改善?
李想:關于純電車型,理想MEGA已經證明了我們在800V高壓純電三電方面的實力,包括高壓平臺效率以及完整的充電體驗和能力。隨著我們的智駕的進步,在智駕方面,我們也已經進入了行業第一梯隊,而座艙的競爭力也一直保持領先。
對于純電SUV而言,接下來我們需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是產品的造型設計,另外一個是在純電產品交付時能夠向用戶提供超過2000座的超充站。我們對純電SUV的競爭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到高端純電產品的第一梯隊。
提問:Q3的毛利率指引?
李鐵:上個季度我們給出的車輛毛利率指引是18%,實際達到18.7%,增量來自產品組合的變化和交付量的上升。隨著規模效應的優化以及銷售政策的調整,第三季度理想的車輛毛利率預計回升一些,達到19%以上,總體毛利率預計會回到20%以上。
有信心實現全年50萬輛交付
提問:請管理層分享理想汽車下半年的競爭策略。特別是在沒有新車型的情況下,如何保持銷量的穩定性,甚至得到一定的提升?
鄒良軍:新車型只是促進銷量提升的原因之一,高效的銷售運營才是促進銷量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而這正是我們當前正在做的。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門店布局,同時加強線上線索的獲取能力,打開我們銷售增長的喇叭口,提升銷售運營的效率。此外,隨著公司近期對智駕加大宣傳推廣,也助力了我們的銷售增長,特別是AD Max車型。
數據表明,在20萬元及以上新能源高端車型中,理想的市場份額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13.6%增加至第二季度的14.4%,我們的目標是到2024年第四季度,將這一占比提升至16%。
李鐵:在2024下半年PV市場大盤保持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有信心實現全年50萬輛交付。
提問:在新的全年銷量指引下,公司如何指引接下來產能擴張節奏和資本開支?
李鐵:關于今年整體的資本開支,現已調整為11-12億美元。自由現金流方面,6-7月的自由現金流為正,隨著資本開支的持續優化和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我們有信心自由現金流也會很快改善。
提問:理想汽車上半年進行了較多調整,現在對于全年研發費用的預期有沒有變化?大概是多少?
李鐵:目前看來,全年的研發費用會控制在120億元人民幣以下。
提問:如何展望未來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迭代的方向?理想汽車在這方面的進度如何?
馬東輝:總體而言,目前端到端和VLM模型的迭代速度和效果是超出預期的。我們從7月底開始推送千人早鳥測試,到今天不到一個月時間,模型已經迭代了9個版本,平均3-4天就會更新一次。
模型訓練數據量也從最開始的100萬clips增加到230萬clips。模型的能力也顯著增長,許多早鳥用戶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端到端視頻的分享,展示了這套系統在城市道路上優秀的表現。
同時,模型的快速迭代離不開高效、自動化的能力評測,我們依托世界模型打造了仿真考試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通過用戶的反饋,使用場景重建和生成技術,建立了錯題庫和試題集,讓模型得到充分的訓練和評測。這套考試系統還可以給這個模型在安全、舒適性等多個考核維度的評分。
我們認為,自動駕駛的研發確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功能迭代轉變為模型能力的迭代。而迭代速度取決于是否擁有足夠的高質量數據和算力,以及自動化的仿真考試系統。
我們的端到端+VLM這套系統,預計9月份會進行更大規模的,萬名用戶的測試。
提問:市場非常關注特斯拉的Robotaxi的發布,理想汽車對于Robotaxi有怎樣的判斷或展望?
馬東輝:關于robotaxi,我們認為,當L4級自動駕駛實現后,網約車和出租車的需求會大幅下降,這個市場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洞察。
銷售更多權利下放到了省區
提問:近期在國內消費疲軟的環境下公司L系列銷售持續增長,有些什么特別的原因,是否受益于高端車市競爭環境改善?
鄒良軍:我認為,近期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L系列強勁的產品競爭力,以及公司在市場的適應性和快速調整能力實現的。
第二季度,除了在傳統的銷售渠道持續發力,我們還開拓了新的線上渠道,比如抖音平臺,這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銷售線索增量,幫助我們實現了銷量增長。
此外,公司正在進行新的銷售體系變革,將更多的權利下放到了省區,在完成公司給定利潤目標的前提下,讓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靈活地進行銷售調整,從而使各省區的銷售潛力得以充分釋放。
最后,從2024年6月份開始,20萬以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這是一個關鍵節點,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我認為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經歷一場集中度的提升。而理想汽車也一定會成為這一市場集中度提升過程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提問:能否分享一些對于明年純電動車型做的準備工作,在新技術的采用方面有沒有一些變化?以及在產業鏈上的產能準備規劃大致上是一個什么樣的量級?
馬東輝:理想汽車2025年會推出多款800V高壓純電車型。
研發方面,整體開發進度正常。目前,已經完成多次小批量的樣車試制生產;也根據標定和試驗驗證計劃,完成了高溫高濕,疲勞耐久等相關測試和性能摸底。
在產業鏈的產能準備方面,整體進度也是正常在推進,純電車型的產能規劃能夠滿足銷量需求。生產整車的廠房目前已經建設完畢,四大工藝的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中;另外,我們純電車型會搭載自研自制的核心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也正在進行性能測試中。外部的供應商合作伙伴的產能規劃和開發進度,也都按照計劃順利進行。
我們有信心,能夠確保純電車型按計劃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