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場新聞
受美國勞動節假期影響,美股9月2日(周一)休市一日。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10月合約漲0.67%,報74.04美元/桶。布油11月合約漲0.45%,報77.28美元/桶。歐洲主要股指多數收漲,德國DAX30指數漲0.14%,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4%,法國CAC40指數漲幅0.2%,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3%。
(二)宏觀新聞
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5方面20項重點任務。一是推動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規則對接和規制協調,提升服務貿易標準化水平。二是促進資源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專業人才跨境流動,優化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推動數據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動。三是推進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增強國際運輸服務能力,擴大優質服務進口,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四是拓展國際市場布局,深化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建立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五是完善支撐體系,創新支持政策措施,提升服務貿易統計監測水平,強化服務貿易區域合作。
(三)機構觀點
星石投資:目前看,利好因素積累,政策預期變化及政策落地或成為情緒恢復的重要驅動。6月以來國內經濟動能有所回落,對股市情緒形成壓制,也增加政策加碼的必要性。美聯儲確定9月降息,人民幣升值減少匯率壓力有助于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國內穩經濟、擴內需政策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政策落地或有助于市場情緒改善。同時,前期市場對業績端表現或計入較多的悲觀預期,隨著半年報陸續公布,上市公司業績端表現更加明晰,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提升,部分低估個股和行業存在內生反彈動力。向后看,隨著利好因素的積累,A股市場或逐步釋放量能,股市風格或也有所平衡。
復勝資產:目前階段可以看出投資者情緒已經進入極值區域,對于外部利好消息的反應愈發激烈。但從行情的分布來看,大體上依然處于存量博弈的市場,無非是在盈利穩定的紅利資產上漲過程中,部分投資者處于收益率考量愿意主動進行“高低切換”,去配置一些股價反應業績悲觀預期的行業。這個行為的背后我們認為是否是新的趨勢開始或存在新的邏輯體系,還有待觀察。當然,臨近周末行情的激烈程度反過來也證明了情緒擠壓之后的爆發力量不斷增強,這也會納入我們對后續投資的思考中去。結合組合,我們目前仍然以盈利穩定的上游傳統行業為主,我們會繼續基于未來業績增長趨勢角度進行標的選擇。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我們認為,造成周一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最新公布的8月制造業PMI數據嚴重低于市場預期,而且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4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說明經濟轉型的陣痛還在加劇,從而對當前市場的風險偏好造成較大影響。考慮到今年來A股市場受經濟影響較大,因此我們認為在經濟數據沒有明顯好轉或者利好刺激政策出臺的情況下,A股市場大概率還是會延續震蕩筑底走勢。另外,自上周開始,市場風格就開始有向中小市值風格切換的痕跡,而且這一跡象在周一再次得以延續,我們認為接下來市場風格向中小市值風格切換的可能性在增加,因此中小市值風格有望持續走強。
(四)行業掘金
1、華為終端官方宣布,將于9月10日14:30舉行華為見非凡品牌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稱,發布會將會帶來華為最具引領性、創新性、顛覆性的產品,“5年的堅持與投入,我們將科幻變成了現實”。此前余承東透露,華為下一代折疊屏歷經5年研發,即將面世。5年前,華為發布了第一代折疊屏手機Mate X。西部證券認為,折疊屏產品持續創新,橫折機型在高端機型賽道持續拓展,豎折機型用戶年輕化趨勢凸顯,折疊筆電、平板、三折疊屏手機等新品的發展也值得期待。折疊屏手機的普及,離不開屏幕和鉸鏈這兩大核心差異化組件的技術支撐。國內企業在折疊屏結構件產業鏈中紛紛布局,逐步構建核心競爭力。概念股包括勁拓股份,星星科技,精研科技等。
2、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到202年,輕工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成熟易用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應用更加普及,先進適用的數字化轉型標準貫標范圍更加廣泛,質高價優的智能產品研發供給能力顯著增強,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輕工重點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在我國制造業升級等因素影響下,推動國產工業母機的高端化、數控化、智能化和自主可控發展,以及確保產業供應鏈穩定,是當下的重要任務之一。工業母機產業鏈企業將受益于相關投資提升。概念股包括東土科技,華中數控,科德數控等。
3、據媒體報道,小鵬匯天官微宣布9月3日發布旗下“陸地航母”飛行汽車,并放出預告視頻。根據產品規劃,“陸地航母”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啟預訂、2025年第四季度量產交付。“陸地航母”是面向未來立體交通而設計的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在陸行模式下,機臂、旋翼等飛行系統可完全折疊收納進車體內;通過折疊變形系統,可以打開機臂切換到飛行模式,在條件允許的環境下實現垂直起降。除了小鵬匯天外,億航智能、廣汽、吉利汽車旗下沃飛長空等企業均在加速布局飛行汽車這一賽道。2035年國家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將達到6萬多億元。目前,安徽、廣東、江蘇等地已出臺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多領域商業化運營前景明朗,概念股包括華安鑫創,新晨科技,杰創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