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駛向電動化,燃油車時代的車企巨頭坐不住了。
9月4日晚間,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以下簡稱奔馳)官宣,計劃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以此加快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與電動化進程。
今年初至今,奔馳、大眾、寶馬相繼官宣加碼中國市場。除了投入巨額資金之外,這些車企大都提及與中國車企合作,比如奔馳提及北汽集團、大眾提及小鵬汽車。
“中國市場是我們電動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近日表示,奔馳一直致力于在中國長期投入,深度參與并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升級。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汽車工業電動化轉型,德國車企巨頭也在中國的電動化轉型中收獲頗豐,反而是其在歐洲市場的電動化轉型受阻。
奔馳透露在中國市場電動化規劃
按照奔馳的業務規劃,自2025年起,其將陸續投產專為中國客戶量身定制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車型、長軸距GLE SUV新車型,以及基于VAN.EA平臺的全新純電MPV。
來源:奔馳官方微信公眾號
其中,奔馳與北汽集團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將自2025年起投產基于全新奔馳模塊化架構(MMA)平臺的全新車型,包括專為中國客戶量身定制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車型。
同時,奔馳此次宣布的投資,將部分支持福建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基于VAN.EA平臺的全新純電MPV。
奔馳方面稱,VAN.EA平臺的全新純電MPV投產,將進一步豐富公司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型陣容,加速輕型商務車業務的電動化步伐。
福建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是奔馳在亞太地區唯一的輕型商務車生產基地。奔馳方面稱,未來,奔馳輕型商務車所有新的中、大車型,都將基于模塊化、可擴展的VAN.EA電動化平臺。
來源:奔馳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外,奔馳將向中國市場提供其自主開發的全新架構MB.OS,計劃在2025年跟隨MMA平臺全新車型首發。該產品提供由3D圖形技術和大語言模型加持的全新MBUX虛擬助理,以及豪華品牌首個“無圖”端到端全場景智駕系統。
奔馳董事會成員、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唐仕凱表示,近年來,奔馳積極把握產業轉型機遇,不斷擴大與中國合作伙伴在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合作。
據悉,奔馳2014年至2023年攜手合作伙伴在中國投資超1000億元。其中,奔馳中國的研發始于2005年,已發展成為德國以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網絡,過去五年總投入達105億元。
電動化轉型受益于中國
奔馳提到,公司此次通過在中國的投資,將進一步參與北京、福州及周邊地區的高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比亞迪預計,2024年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有望再度突破。
奔馳等燃油車時代的巨頭,在轉型電動化過程中受益于中國市場。奔馳提供數據顯示,其2023年在中國市場的純電車型銷量增長超一倍,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陣容銷量再次領跑豪華插混車型細分市場。
類似情況也在德國車企三巨頭的寶馬、大眾出現。比如,2024年第一季度,大眾在中國交付69.4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近8%,其中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91%。
反觀眾多燃油車巨頭在歐洲的電動化轉型不順,投入大量資金后卻遭遇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隨著德國削減消費者補貼,以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需求趨于停滯,大眾2024年第一季度在歐洲的電動汽車交付量下降近四分之一。
加碼中國市場成為德國車企三巨頭的共同選擇。寶馬、大眾均在4月份官宣,加速推進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與電動化進程。
寶馬宣布將增資200億元,用于華晨寶馬大東工廠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目前,沈陽是寶馬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中心之一。
大眾宣布將投資25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產及創新中心,并提速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的兩款大眾汽車品牌智能電動車型的生產,其中首款車型為中型SUV計劃2026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