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寧波推進新型工業化難得的機遇,擁有巨大的潛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要一手抓創新,一手抓推廣,在創新中推廣應用,在推廣中營造環境;人工智能產品不求全有,但求好用,要繼續發揮寧波“智造”的優勢,在工業智造領域發揮人工智能應用的新優勢……
9月5日,在2024寧波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智能經濟戰略咨詢委專家咨詢會上,潘云鶴、毛光烈、高文、鄭慶華、楊華勇等一批院士、專家匯聚一堂,為寧波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建言獻策。
活動現場。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作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寧波具備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所需的豐富應用場景和海量高質量數據,需要搶抓機遇、敢試先行,積極探索一條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寧波路徑。
近年來,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寧波,已成功打造了一批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應用示范,涌現了一批具有引領力標志性的智能化產品,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與此同時,寧波仍然存在大模型底座基礎偏弱、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偏少,賦能場景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升等問題,需要補齊短板,加速向前。
潘云鶴院士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認為,經過多年發展,寧波在綠色石化、新材料、機器人等領域已形成自己的特點與優勢。寧波應加大人工智能應用在優勢產業的落地,從而吸引全國各地的產業數據在甬集聚,形成良性循環,衍生出更多的數據產品與應用。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同時,寧波還要注重協同發展,打破區域壁壘,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共享資源,優勢互補。
毛光烈委員發言。
“人工智能產業如何賦能新型工業化,首先要解決好人工智能應用和推廣的問題。”在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委員毛光烈看來,人工智能產業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寧波需要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一方面,要在一個個具體應用場景中解決真問題、創造生產力,驅動人工智能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另一方面,要突出創新,使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的應用成為可能。
高文院士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認為,人工智能產品不求全有,但求好用,不看有多熱鬧,要看實際解決多少問題。盡管目前寧波人工智能產業在企業數量、產品數量上存在短板,但寧波的優勢在于扎實的產業基礎以及巨大的應用場景、市場潛力。寧波應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應用推廣,以需求為導向,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同時,調動寧波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加快各類應用的落地,以產品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鄭慶華院士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認為,寧波市場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豐富,在大踏步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當下,“以應用帶技術”是實現趕超的優選路徑。比如,地下管網的運維方面,在缺乏導航的條件下,如何進行精準定位與修復就需要人工智能。類似這樣小切口的應用場景,寧波還有不少,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寧波需要搶抓先機,精準而又快速地進行布局。以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