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越發火熱的當下,人工智能技術既是加強網絡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未來網絡安全風險的一大來源。9月9日下午,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安全座談會在廣州南沙國際金融論壇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座談會匯聚了政府領導、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安全領域的創新應用與未來發展路徑。
AI前景廣闊,但風險亟待解決
座談會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會會長、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謝勝利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光學檢測、智慧醫療、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落地案例。他指出,人工智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廣闊前景,但人工智能也存在開發成本高、回報周期長、人機協同適應能力不足、數據和資源需求高、倫理爭議、數據依賴性等問題亟待解決。他認為,迄今為止,人工智能尚無較為成熟的理論,更多是模型和算法,且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工智能的模型、算法都有很多缺陷。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科學完備的人工智能理論,在此基礎上,才能發展出安全、可靠、可信和可擴展的人工智能技術。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會會長、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謝勝利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盧衛也在題為“人工智能的‘我能’和賦能”主旨演講中表達了相似觀點,他認為,人工智能在網絡安全的威脅檢測與預防、惡意軟件檢測、漏洞管理等方面,具備廣闊的使用前景,但是人工智能自身也存在諸多缺陷與風險,需要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賦能網絡安全領域。
企業代表熱議AI應用場景
來自綠盟科技、安恒信息等網絡安全企業的代表們也分享了他們在人工智能賦能數據安全治理、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思考與實踐,并就人工智能在數字安全領域的應用場景、技術挑戰及未來趨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網絡安全產業需要持續深化合作與交流,協同推進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這樣才能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與繁榮昌盛提供堅實有力保障。
本次“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安全座談會”還舉行了頒獎環節,表彰2024年度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中表現卓越、成績斐然的個人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