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五虎”之一的長城汽車(601633)在2024上半年的業績出現了一個亮點。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4.29億元,同比增長30.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79億元,同比增長419.99%;扣非凈利潤56.51億元,同比增長654.04%。曾被行業內認為在新能源轉型中掉隊的長城汽車,經歷了2017以來業績大幅下滑并緩慢增長之后,似乎證明了自己在新能源市場布局的正確思路。
一般情況下,利潤增長通常是由于銷量的增加,然而長城汽車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表現并不突出。2024年上半年,公司皮卡、SUV和新能源轎車的累計銷售55.49萬輛,同比只增長6.95%。而其他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奇瑞、長安和吉利已經分別達到161萬輛、110萬輛、133萬輛和96萬輛。對此,中報解釋稱利潤的增加是由于海外銷售增長、國內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帶動毛利增長所致。
那么上半年的海外銷售增長情況如何?長城皮卡1-6月海外累計銷售23624輛,同比增長14.10%,SUV海外銷量累計16.86萬輛,同比增長81.79%。除此之外,皮卡、SUV、新能源轎車的國內銷量同比都在下跌。
對此,長城汽車CGO李瑞峰在成都車展期間表示,“我們在做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和銷量”。長城汽車憑借這一思路和在SUV領域的市占率優勢,上半年單車平均收入16.48萬元,同比提升2.99萬元;單車凈利潤1.28萬元,而上年同期的單車凈利潤是0.27萬元;單車毛利潤3.42萬元,同比增長了50.37%。
長城汽車目前擁有哈弗、魏牌、歐拉、長城皮卡和坦克五大品牌;產品主要涵蓋SUV、轎車、皮卡、MPV四大品類,動力包括傳統動力和插電式混動、純電、氫能等新能源動力。
長城哈弗的重要車型H6推出于2011年8月,很快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SUV車型之一,長期占據中國SUV市場銷量排行榜的前列,并在2016年突破了100萬輛的累計銷量。
2020年12月,長城發布坦克品牌的首款車型坦克300,自發布以來,截至2024年6月,累計銷量已達到48.35萬輛,官方稱其在國內越野新能源市場的市占率已經達到了66.8%。
這些品牌車型一直是長城的核心車型,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量顯示,坦克品牌1-6月累計銷售11.57萬輛,同比增長97.66%。官方介紹,坦克SUV已連續42個月問鼎中國越野SUV銷量第一。另一SUV品牌哈弗銷量29.73萬輛,兩大SUV車型銷量占到總銷量74%。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4年上半年,長城的新能源轎車銷量僅有3.54萬輛,同比降25.19%。
在已經占領市場的車型上獲得銷量和利潤之后,長城選擇了不去“卷”新能源。事實上,長城布局新能源時已經落后,2018年,長城汽車正式發布歐拉品牌以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彼時,蔚來、云度和威馬三家造車新勢力的企業銷量占比已經達到93%。是加入白熱化的競爭還是做好細分領域,這個問題對長城汽車并不難。
高研發投入、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以及政府對新能源車補貼的終止,導致多數新能源車企當下還未走出虧損的困境。自主汽車品牌中盈利能力最強的比亞迪近五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從56.29億元一路飆升,2023年達到395.7億元。
盡管長城汽車在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但與此同時,長城汽車的研發費用也從2019年的27.16億元提高至2023年的80.54億元。這個數字在自主品牌車企中并不低,高于長安汽車2023年的59.80億元和吉利汽車的78.1億元。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6月,新能源零售滲透率達到48%。而2024年上半年,長城新能源車型銷量累計13.24萬輛,占比僅為23.65%。要在新能源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長城汽車仍需要盡快轉型,畢竟新能源車才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