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馬上進入第四季度,各大企業也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近日,國內各大上市汽車制造商相繼公布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在汽車行業如此瘋卷的一年,只要能立穩腳就已算得上自我突破,而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及賽力斯等企業在營業收入與利潤方面均實現了雙增長的好成績,對于現在的汽車市場,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比亞迪實現營收3011.27億元,凈利潤136.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76%;凈利潤為136.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44%。
所有的收獲都少不了耕耘,據了解,比亞迪就今年上半年,僅研發投入就高達202億元,對比凈利潤,投入要比回報多,這更加讓我們對“新能源汽車世界冠軍”求知若渴。
資本是實力 造車靠技術
我們知道比亞迪銷量高的原因不僅因其豐富的產品線可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先進的技術也是打動人心的關鍵因素,據了解,截至目前,比亞迪的累計研發投入已接近1500億元,這一數字相當驚人,且在目前90萬員工中,僅技術研發人員近11萬人,是目前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汽車制造商。
燃油時代,造車講究三大件,而新能源時代,隨著產品迭代的頻率加快,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不僅僅是三大件,電池、電機、電控乃至當下“必須”的智駕,對于研發技術來說都會有更高的要求。而我們了解到,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擁有超過4000人的團隊,具備一支3000人的軟件工程師團隊,就人員體量方面,縱觀國內汽車制造商也是屈指可數的。
造人民觸手可得的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壯大,路面上綠牌車輛的增多,中國百姓的用車需求逐漸清晰化,俗話說,沒有不好的車,只有不好的價格,除了技術過硬、產品過關,價格是每一個汽車用戶的關注點。今年,比亞迪不僅推出了秦L、宋L DM-i、海豹07DM-i等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家庭用車,同時推出了第五代DM技術將其下放到眾多車型上,讓各個用車需求的消費者都可體驗到真正的“技術平權”,用行動惠及消費者。
從長遠來看,這種策略對于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具重要意義,通過輻射更多消費者關注并購買新能源汽車,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真正盤活了整個新能源市場。同時,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比亞迪也能夠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品質,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企業與消費者端的雙向奔赴,成為推動企業長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63.4%,創下歷史新高。打破了傳統中國汽車市場合資暴利壟斷的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是中國品牌銷量快速攀升的關鍵因素。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首次單月突破50%,達到51.1%;8月新能源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3.9%,僅僅幾年時間,新能源汽車就從小眾車型發展為市場主流,其中的變化離不開自主品牌堅持技術研發不斷提升產品力。相信在更多中國品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加繁榮、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