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4日,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交通展”)在北京首鋼園舉辦。作為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唯一專業性國際展會,交通展為國內外交通運輸及相關領域企業和機構搭建了知識分享、技術交流、投資交易的綜合交通運輸開放型國際展示與合作平臺。京東物流受邀參展,重磅發布搭載感知大模型的物流無人車技術,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將規模化布局。
京東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車概念圖
京東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車貨箱容積可達4立方米,最大可載重1000公斤,通過模塊化設計支持搭載多種格口組合貨箱,滿足不同業務場景下不同規格物品的裝載需求。充滿電后可續航160公里,最高車速60km/h,集成了高精度定位、融合感知、行為預測、仿真、智能網聯等10大核心技術,具備目前行業內最具規模化L4級別自動駕駛落地的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新一代的無人車搭載了先進的感知大模型,通過大幅增加車端模型參數量,結合車規級傳感器,能夠更精準地捕捉環境中的細微變化。同時,點云視覺融合技術的應用,使得無人車的檢測范圍擴大了19倍,感知性能提升了3倍。這些創新共同為無人車的高速、安全、穩定自動駕駛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第六代智能配送車還采用了“輕地圖”技術路線。通過結合視覺地圖車道線拓撲重建以及紅綠燈位置與車道綁定預測技術,對車端自動駕駛算法技術棧進行了調整。這種調整使得無人車能夠在大部分場景下依賴車載傳感器實時重建地圖,僅在特定場景下使用高精地圖,從而逐步降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這不僅提高了無人車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還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京東物流自動駕駛感知大模型架構
作為國內首家將自動駕駛應用到物流領域的企業,京東物流目前已經在近30座城市開展智能配送車的運營,服務范圍覆蓋社區、商圈的快遞配送和攬收。從場景應用來看,通過末端配送的短駁模式,對于一些路途較遠的路區,京東快遞小哥無需往返站點取貨,智能配送車可以將貨物短駁到小哥身邊;對于單量密度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等地,通過網格倉的模式,小哥專注于商家攬收等增值服務,由無人車將打包好的包裹傳回網格倉站點發出。
京東物流智能配送車在送貨途中 京東物流智能配送車在送貨途中
通過與京東快遞系統的無縫對接和高效的多機協作,以及精準的分單算法和通用運力平臺,末端配送變得更加靈活,人車協同的模式讓快遞小哥在相同工作時間內攬派更多訂單,獲得更多收益,同時減少重復勞動,增加工作幸福感。
“我們希望整合目前已有的智能配送車和樓宇室內配送機器人技術,以及未來倉到站點之間的無人貨車,打造三力接棒的模式”,京東物流智能駕駛負責人表示,“從而構建覆蓋物流全環節的城市級無人運力中心,實現從倉庫直達消費者門前的無人配送。”
京東物流此次新一代無人車技術發布,為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未來,京東物流還將充分發揮在技術升級、場景探索、標準沉淀等方面的作用,進行深度開發和運營探索,助力物流行業智能駕駛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