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蜂農來說,七月已經是售賣蜂蜜的時節。2024年7月,來自廣東海洋大學的“百千萬工程”(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突擊隊“塘坪新農團隊”第三次來到廣東省陽江市塘坪鎮,開展“直播助蜂農”實踐活動。
塘坪鎮的特色農產品之一便是“土蜂蜜”,由本地中華蜂所產,這種蜂俗稱“土蜂”,是我國獨有的蜜蜂品種。當地蜂農顏培新介紹,“土蜂”能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蜂蜜,采蜜期長,抗螨抗病能力強,不需要人工喂養,保證了蜂蜜的純天然性。
大學生們此行的目的,便是幫蜂農把蜂蜜賣出去。
尋“蜜”而來的大學生
2024年9月14日,塘坪鎮蜂場。 雷欣燃 圖
2023年7月,這支大學生團隊第一次踏入塘坪鎮。經過一系列訪談及實地考察,他們了解到,當地蜂蜜產業為政府扶持的新型特色農產品產業,但因缺少網絡營銷手段等問題,未能形成較大規模的生產及銷售。
塘坪鎮政府黨委副書記謝明君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我也想拓寬銷路,這樣才能幫助農民更好地致富。但因為銷路沒有打開,所以我們只能少養殖蜜蜂,少做蜂蜜產品。”蜂農顏培新表示,他養蜂將近十年了,但是塘坪鎮蜂蜜仍以線下售賣為主,依靠熟人網絡關系銷售,所以產銷量都十分有限。
面對塘坪鎮蜂蜜產業的發展困境,大學生實踐團隊形成了解困共識:加強產品宣傳、利用電商直播拓展“土蜂蜜”的銷路。盡管蜂農們對直播帶貨的概念尚為陌生,但這毫不影響他們熱烈歡迎這群大學生帶來的新方法。蜂農們熱切期望,這些新招能讓“土蜂蜜”走出塘坪鎮,打響當地特色農產品的名號。
為確保直播的正常進行,實踐團隊事先在兩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湛江天圓地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紅舫直播基地參觀學習。直播前,團隊認真準備了直播腳本,籌備好直播會場。
在直播過程中,團隊成員同心協力、多管齊下,除了詳細介紹蜂蜜產品的特點、優勢外,隊員們還通過唱歌、才藝展示等有趣的互動形式吸引觀眾。此外,直播還融入了“百千萬工程”政策的講解,使得內容意義更充實。
2023年7月20日,“塘坪新農團隊”在塘坪鎮進行電商直播。受訪者供圖
作為塘坪鎮“直播助農”的先行者,團隊實現了零的突破,賣出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第一批蜂蜜。
蔥郁的荔林、蜂蜜工廠基地、人才驛站都是“塘坪新農團隊”的直播間,也是團隊宣傳鄉村特色的大舞臺。2023年7月以來,團隊陸陸續續開展了多場直播活動,累計直播六百多分鐘,直播觀看人數在最高峰時接近500人。除了直播帶貨外,團隊還想方設法拓展“土蜂蜜”電商平臺,開設淘寶微店,為微店設計展示詳情頁。
在日常宣傳方面,團隊為“土蜂蜜”拍攝制作了宣傳片、產品圖等等,這些素材既被投放在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上進行推廣,也在“土蜂蜜”線下展銷會活動中發揮著吸引消費者的重要作用。
“第一次直播帶貨還是有點小尷尬的”,副隊長章嘉琳笑著回憶道,“也會擔心下面的評論,不過經過一次次實踐,我漸漸放下了這種心態”,“因為這是助力鄉村振興的‘百千萬工程’的實踐,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載“蜜”而歸的青年人
大學生團隊還給塘坪鎮的創業青年和農民提供電商平臺運營的培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隊長梁智耀在采訪中表示,歷經兩次助農實踐后,他愈加明確了這一實踐方向。因而,在今年七月,團隊第三次來到塘坪鎮開展“直播助農”活動時,帶來了新的轉變——開始教當地的蜂農自主直播帶貨。
第三次助農實踐的重點不再局限于只讓實踐團隊成員作為直播的主角,而是更加積極地鼓勵當地創業青年和熱心群眾進入直播間,嘗試直播帶貨,激發他們直播帶貨的熱情,共同推動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
2023年7月9日,“塘坪新農團隊”在塘坪鎮對創業青年和農民進行電商培訓。受訪者供圖
梁智耀還表示,團隊計劃在未來的實踐中加入錄制微課的內容,旨在能夠遠程、長期且有效地指導蜂農自主利用電商渠道直播推廣和銷售,為擴大蜂蜜產業規模、賦能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2024年9月16日,“塘坪新農團隊”隊長梁智耀接受采訪。雷欣燃 圖
在直播助農的實踐中,團隊成員們各有感慨。
“我覺得有意愿加入助農隊伍的青年,肯定是非常有志向的,但是他們在路途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或是質疑的聲音。”在章嘉琳看來,助農就要秉持初心,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我特別難忘的是,當地一個村長說,盡管他自己不會用直播,但是看到我們直播賣蜂蜜時,他覺得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村長對新技術展現的開放心態,讓章嘉琳深受觸動。
梁智耀感嘆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大收獲,我的表達能力、實踐能力都得到了鍛煉;看見農民們從中受益,我也非常欣慰。”
在謝明君書記看來,“塘坪新農團隊”連續三期扎根實踐,所做的宣傳推廣工作正改善著塘坪鎮的蜂蜜銷售情況。他期待能夠有更多青年人加入其中,助力“土蜂蜜”走出鄉鎮。
“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夠加入助農隊伍當中,無論是對自身成長,或是對社會發展來說,都是非常有好處的。”梁智耀和其他隊員們也都期待著,能有源源不斷的青年人從校園深入田間地頭,將新時代的新發展思想帶到老鄉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