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奧能源副總裁、新奧泛能網總裁程路看來,如果用“自動駕駛”來形容能源的狀態,也就是說在能源系統中,實現“自動駕駛”意味著能夠對能源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并且基于這些數據做出最優的決策且實現更多的自動運營,比如自動調節能源設備的工作參數來提高效率、減少能耗或碳排放。
企業供圖
程路在接受記者時表示,這種智能化的過程不僅限于單一設備的控制,還包括整個能源系統的協調管理,例如,對于一棟建筑而言,可以通過智能化系統自動調整空調、供暖、照明等多個環節的運行策略,使得整體能源利用達到最優狀態。
通過這種技術的應用,能源系統可以實現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從而達到類似自動駕駛的效果,即系統能夠自我學習、自我調整,以應對各種復雜的運行環境。
近日,泛能網對外發布了優先聚焦于三個場景的智能產品——能碳智控一體機,帶來能源與碳排智能管理新體驗。借助AI大腦、仿真系統和算法,實現了能源系統的智能優化,進一步走向能源的“自動駕駛”。
“能源產業的數智化是必然的趨勢”,程路對記者說道,而數字化的核心在于利用AI技術來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AI技術讓能源上了“云”
作為能源行業的“老兵”,程路在新奧集團負責過多個業務。自加入新奧集團,程路先后擔任董事局主席辦公室副主任、泛能網絡科技總裁助理、廊坊新奧燃氣常務副總理及總經理、石家莊新奧燃氣總經理等職務。
線下業務是程路的老本行,他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直至2022年,他被任命為新奧數能總裁,同時還兼任新奧能源的副總裁。
這樣的工作安排使得程路不得不開始從線下業務的模式,轉身投入探索能源行業的線上發展新路子,而在程路看來,能源體系的自動駕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程路表示,能源體系的自動駕駛系統就是要像現代智能汽車一樣,是可以便捷交互,可以自動判別環境或者路線的變化,自動去尋找一種最優解和最佳的解決方案,它的交互一定也是非常友好的。 這套系統能源界很多伙伴都夢想過,也暢想過,那它能不能走進現實呢?
泛能網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精心打造了現代能源體系的智能化核心——泛能仿真系統。這一系統象征著能源行業在智能化轉型上邁出了關鍵一步。不同于傳統能源技術依賴的機理模型與大數據分析相結合的局部優化方法,也不同于互聯網企業傾向于完全依賴算法來解決能源系統優化問題。泛能網選擇了一條融合兩者優勢的創新路徑,開發了獨特的泛能仿真系統。
該系統具備兩大核心功能:首先,它能夠迅速、輕松地“一鍵生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配置上的優化;其次,它能夠實時監測資源環境和用戶需求的變化,自動進行問題診斷,并調整設備系統的運行,以確保能源系統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保障其安全和高效運行。簡而言之,泛能網的泛能仿真系統是現代能源體系中的“智能駕駛艙”,為能源系統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技術探索的道路上,泛能網巧妙地整合了AI大模型的豐富知識、海量數據資源和先進的學習機制,對能源行業傳統的機理模型進行了深刻且創新的改造,并以“選用訓生”的方式打造了“大模型加小模型”的能碳產業大模型。即“選”開放模型,包括通用大模型和小模型算法,“用”積累的一系列能源數據,結合專家經驗與知識抽取和集成,為“訓”練和“生”成能碳產業大模型夯實基礎。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正在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預示著一個充滿機遇的轉折點即將到來。
“AI技術與能源行業的融合能夠帶來全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程路強調,通過AI技術,能源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事實上,推動AI技術在能源行業的落地并不容易,除了前期的研發投入外,還有行業企業認知、管理模式、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制約。
但程路坦言,雖然AI技術的發展走的是長期主義路線,但是如果忽視了AI技術的發展,就可能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成功中得到驗證,這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案例已經展示了抓住新技術發展的機遇對于產業成長的重要性。
在能源這樣的傳統產業中,通過AI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管理和服務。他認為,AI技術不僅是提升現有業務效率的一種手段,更是引領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線下+線上 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程路豐富的行業經驗在這個時候也起到了作用。作為新奧集團線上和線下業務的負責人,程路能夠更好地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消除內部壁壘,提升業務效率。特別是在能源業務中,線上業務如果沒有線下的支撐,其基礎就會變得薄弱,而線上線下一體化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而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程路在新奧集團內部負責兩項業務,有助于推動線上線下模式的統一和優化,同時,可以減少內部溝通成本,促進不同業務單元之間的合作。這種安排有助于打破部門間的隔閡,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線上和線下業務雖然在商業模式上有差異,但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程路對記者說道。
泛能網是新奧體系內孵化的能碳產業智能平臺,隸屬于2018年成立的新奧數能子公司,至今已有五年的發展歷程。
在成立初期,泛能網希望探索數字能源的實現路徑,引入互聯網人才,嘗試物聯網接入與客戶引流,但發現這種方式并不完全適用于B端市場。
隨后,泛能網的發展開始轉向注重為客戶提供實質性的價值,如節能、清潔、低碳等。2022年開始調整戰略方向,專注于設備運營和運維的數字化產品開發。
根據官方信息顯示,泛能網2022年已經推出五款標準化產品,包括空壓、暖通、光伏智慧運營及能碳管家等,營收從2000萬元增長至1億元。
而2023年,泛能網開始提供面向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整合多種能源綜合管理,并通過生態合作增強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客戶滿意度,營收達到3億元。
在此次新產品發布后,能碳智控一體機作為各個場景下的“具象化”智能能力,能夠為傳統企業帶來“智”與“質”的雙重躍升。以工業印染為例,該產品可針對印染過程中能耗難降,質量難控,銷量難增的痛點,依靠感知、預測、分析、執行的完整智能模型,實現生產設備與供能設備的策略響應。通過這樣的印染智控技術,達成生產單耗最低,經濟效益最優,高良品率,低碳排水平的綜合目標,帶來低碳綠色產品,提升一次成品率5%;節約生產成本25%,碳排放降低450噸/染缸/年,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正如自動駕駛系統不需要人操作那樣,泛能網在云端提供的能碳智能伙伴,以虛擬“小助手”的形象,可以和智控一體機進行交互。在日常工作中,還可通過泛能網手機 APP 掌握全局。能碳智控一體機適用于不同的行業,無論是中小型項目還是大型場景,都有靈活的合作及部署方式。
目前,泛能網為超過200個城市的9000多個用能方和200多個產業園區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如能碳管理、智慧運維等。尤其在智能解決方案方面,幫助客戶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例如,通過AI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泛能網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能源使用建議,幫助他們優化能源結構,減少能源浪費。
能源的全價值鏈開發是泛能網的重要目標。程路介紹,能源的全價值鏈開發指的是從能源的生產到最終使用的全過程優化,減少能源在轉換過程中的浪費。這包括利用余熱、廢氣回收等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數字化和AI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識別能源轉換過程中的損耗,進一步指導業務優化,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程路認為全價值鏈開發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助于推動行業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全價值鏈的開發,企業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等風口 能源行業的技術起飛
“我們仍在等風口。”程路感嘆,能源行業壁壘高、資產沉,但數字化升級是大勢所趨,在AI技術的加持下,解決方案已經有了突破口,但行業實現整體轉型仍需時間。
目前可以看到,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和發展,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它們與傳統能源行業的結合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同時,隨著全球對于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消費者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增加,新能源市場逐漸擴大,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風口’期間,盡管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總體上帶來的機遇大于風險。企業如果能夠準確識別并抓住這些機遇,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程路認為,技術的進步是推動“風口”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新能源技術還是AI技術,都是當前重要的技術趨勢。
因此,企業要想長期保持在“風口”上的優勢,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這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程路認為數智化應該緊密結合產業特性,形成“產業+互聯網”的模式。因此,泛能網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數智能源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不僅可以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還可以為其他相關產業提供服務和支持。
這意味著在能源管理的縱向方向上,泛能網將進一步加強對底層設備的控制能力。通過更深層次的集成和控制,可以實現更精細的能源管理和優化,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據了解,目前,能碳智控一體機已進入第二代的研發階段,將注重產品輕量化、交互多樣化等方面,以適應更多應用場景。在合作模式上,泛能網將提供靈活的商業合作模式,包括收益分成、能效標桿等方式,以適應不同規模的項目需求。
除了縱向深化之外,泛能網也在橫向方向上尋求發展,即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泛能網不僅僅局限在某一種或幾種類型的能源設施管理上,而是致力于成為能夠滿足各類復雜場景需求的能碳產業智能平臺,從各類企業主體和崗位角色的實際需求出發,實時采集荷源網儲各環節的海量數據,利用數智技術,高效鏈接產業需求側和供給側,基于智能算法+泛能仿真構成的泛能智能引擎工具,打造和應用一系列智能產品,最終成為能源產業智能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