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獲悉,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首次舉辦“人工智能主題日”,包括在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通用人工智能論壇等多個活動上,北京集中發布多項重大政策、研發成果、報告、聯盟、生態計劃。
同時,包括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戴瓊海;百度CTO王海峰;螞蟻集團CTO何征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Microsoft AI亞太區總裁張祺;遠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曾毅等多位嘉賓,分別從 AI 數據、算力、模型與框架、應用、產品、治理、未來目標等多個方面分享前沿進展。
鈦媒體App簡要梳理了各個嘉賓的演講和圓桌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5年投資超1000億、最高重獎1億元,北京全力打造 AI 新高地
在4月27日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林劍華在會上發布《北京市關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
該措施主要聚焦提升智能算力供給、強化產業基礎研究、支撐高質量要素聚集、加快大模型創新應用、打造一流發展環境5大方面,提出10條措施。
林劍華提到,未來5年,北京將投資超1000億元,優化投融資環境。同時,對于納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 AI 技術攻關項目,最高重獎1億元。
具體來說,在算力方面,對現有數據中心改建且智能算力規模達到1000P以上的綠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最高支持5000萬元;統籌各級算力補貼,通過資金補貼、發放算力券、模型券等方式,降低大模型企業算力使用成本。
在模型方面,加強大模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創新主體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擇優納入市級科技研發計劃,最高支持3000萬元,對納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攻關項目,最高1億元。
對于開展 AI 顛覆性技術路線創新,北京將設立創新專項,前瞻布局新型架構芯片、腦智能、類腦智能等新路徑探索,《若干措施》擇優納入市級科技研發計劃,最高支持3000萬元。
在數據方面,鼓勵各類主體開放共享高質量訓練數據,根據數據開放數量和質量等予以最高300萬元獎勵;對于完成大模型訓練數據產品交易的主體,予以最高200萬元支持,推動政府、企業多方聯動,促進數據合規使用。
在應用方面,推動應用場景對 AI 大模型的驗證、迭代,圍繞具身機器人、智能醫療、智能教育等重點領域,建設行業大模型應用場景聯合研發平臺,打造一批示范效應好、推廣前景大、融合力度強的 AI 標桿應用,最高支持5000萬元。
在環境方面,優化投融資環境,加大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直投力度。建立 AI 投資聯盟機制,協同社會資本和國家級基金提供持續保障,5年內投資超1000億元。積極推動 AI 企業優先在北交所上市;以海淀區為核心,加快建設 AI 大模型產業集聚區,打造特色鮮明的 AI 創新創業街區,予以最高5000萬元支持。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信息科技處處長韓健則在會上發布《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分析報告》。
他談到,北京市 AI 大模型行業應用呈現五大特征:由淺入深,大模型穿越邊緣場景,向核心場景挺進;守正創新,央國企擁抱新技術,加快大模型在產業升級、金融等領域的落地步伐;百花齊放,大模型應用搭建難度明顯下降,“動態行業大數據”成為落地新關鍵;量體裁衣,需求方情況各異,在采購、部署大模型時特色鮮明;5)保駕護航,大模型安全逐漸受到重視,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但韓健也指出,當前 AI 大模型行業應用面臨5類挑戰: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可能會掣肘大模型落地應用;需求盡快找到大模型落地與知識產權保護、數據隱私保護之間的平衡點;大模型幻覺問題仍未得到“根治”;大模型從“可用”到“好用”,需要供需雙方協同發力,聯合研發;部分領域應用積極響應監管需要,對大模型落地提出更高要求。
作為中關村論壇主辦地,北京海淀區也將全面發力 AI 區域優勢。
海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岳立在致辭中表示,海淀南部具有頂級 AI 資源、國際互動緊密的53平方公里范圍,全面打造 AI 創新街區,以三橫兩縱一帶為骨架,串聯起5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0個新型研發機構、106個國家級科研機構、37所頂尖高校(清華、北大、人大)、89位AI 2000全球頂尖學者(占全市超70%)、1.23萬位 AI 學者(占全市超80%)、1300家 AI 企業(占全市約70%)、90余家大模型相關單位、37家備案大模型單位(占全市總量70%以上)。
據悉,在關鍵要素供給上,算力方面,海淀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 AI 公共算力平臺,目前3500P的算力已經部署到位,計劃到年底部署10000P算力;數據方面,海淀區正在積極推動北京 AI 模型語料中心建設,現在已經有1100TB高質量數據向大模型企業提供,同時還正在積極推進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