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的日子真是不好過了。
當然,作為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中方一把手,吳周濤還得一直為北京現代挽尊。
在2022年,北京現代推出了“2025向新計劃”,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產品轉型,即2025年實現燃油車全面混動化。
現如今,再過幾個月就是2025年了,可北京現代仍然在拿著一款燃油SUV——第五代勝達,在拼命做文章。
吳周濤更是親自下臺,稱“燃油車還是更具有穩定性、安全性,有明顯的優勢”。
所謂的新計劃就要迎來deadline了,還在說這種廢話呢。
另外,北京現代在今年還提出一個新噱頭,叫“在中國 為全球”。
說白了,就是要重視中國市場,走“本土化”路線。
對此,吳周濤有很清晰的認知,也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
只是,面對在中國市場愈發邊緣化這一事實,北京現代是否會被最終放棄?
吳周濤,太難了。
新計劃喊了多年,吳周濤仍在為燃油車造勢
作為曾經連續四年銷量突破百萬輛的合資大佬,如今的北京現代,日子過得太苦了。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北京現代銷量為11.42萬輛,比2023年同期下滑23.44%。
這樣的銷量表現,肯定會令吳周濤很惱火的。
要知道,就在今年年初,吳周濤還立下了軍令狀,“北京現代去年做到25萬,今年繼續穩住這個量,如果加上5萬輛車的出口,整體是30萬”。
這個銷售目標,可以說是相當穩健了??删褪沁@么個“簡單”任務,貌似北京現代也要失敗了。
我們知道,伊蘭特、途勝、現代ix35可以說是北京現代銷量最好的三款產品了。
可就是這三款主力車型,其銷量表現也是相當堪憂。
銷量最好的伊蘭特,已經從曾經的月銷萬輛,下滑至月銷4000輛的水平;途勝從月銷5000輛,下滑至目前的2000輛水平;現代ix35從月銷4000輛,下滑至現在的1000輛。
可以說,主力車型的競爭力不佳,直接拖累了北京現代的整體銷售表現。
北京現代的當務之急,就是推出新車型來填補市場縫隙。
實際上,北京現代早就有所部署。
2022年,北京現代推出的“2025向新計劃”,未來3-5年內構建1款MPV車型、2款轎車、3款SUV車型的混動化產品矩陣,達成混動產品年產銷30萬輛規模;加速引入純電品牌IONIQ,2023年推出專屬EV車型,未來3年投放4-5款純電車型,力爭達成年產銷20萬輛規模。
而從混動化產品、純電車型這些字面意思來看,北京現代就是要加快電氣化轉型。
一直以來,北京現代最為被外界詬病的,就是轉型進展太過于緩慢。
如今,“2025向新計劃”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電氣化轉型與搶占銷量的雙結合,也算是一箭雙雕。
照道理,如今已是新計劃的沖刺階段,北京現代應該向市場交出一定的成績。
然而,根據資料,北京現代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車型只有一款途勝L混動,而且該車還沒有獨立的銷售數據;原定于去年引入的IONIQ,直至最近才披露IONIQ 5 N中國版車型,而且這款車型定位高性能純電動,市場前景很小。
繞來繞去,北京現代支撐銷量表現的最終希望,還是落到了一款燃油SUV身上——第五代勝達。
一款燃油車、方盒子硬派外觀的定位也早已爛大街,勝達的后市表現,并不樂觀。
可北京現代還只能為其加油吶喊、大肆宣傳。
甚至吳周濤還親自出面,宣稱“燃油車還是更具有穩定性、安全性,有明顯的優勢”。
吳周濤更指出,未來油車、純電車、混動三種技術可能是“三分天下”。
真是新奇了。
如今,各大品牌都已經視電氣化為大勢所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日新月異。
早已遠遠落后的北京現代,雖然喊出了電氣化的決心,但吳周濤還是要說著這種模棱兩可的話術,為燃油車挽尊。
也是沒辦法,北京現代拿不出好的產品,吳周濤這個當家人也顧不得言行不一了。
“2025向新計劃”,怕是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