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Python團隊,被曝解散!
谷歌員工、CPython核心開發者Thomas Wouters在社交媒體爆料,Python團隊中的所有職位都將被取消。
Thomas介紹,谷歌為團隊的員工提供了“替代職位”,但需要去萬里之外做和原來一樣的工作。
一名自稱是團隊員工的網友zem也懷念起了在Python團隊過去的工作,并開啟了在線求職。
同時,谷歌此舉不僅讓Python團隊的員工感到失落,在業界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不少網友都對他們的經歷表達了同情,同時還有科技企業向在線求職的員工伸來了橄欖枝。
而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看到消息之后,直接就是一個WTF,同時他還表示:
pybind11(谷歌資助項目)的一名維護者找到我問,(谷歌Python團隊解散后)誰會成為我們新的資助者?
當然,除了資助外部開源項目,Python團隊在谷歌內部,同樣完成過許多重要工作。
全谷歌的“Python核心”
在同情Python團隊的遭遇的同時,也有網友對他們的工作感到了好奇。
對此,有網友在糾正了他的說法之后,給出了解答。
首先他指出,讓一個團隊專門研究一種語言并非沒有意義,事實上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小一些的公司都有這樣的團隊。
而在谷歌內部,除了Python之外也有團隊專門研究C++、Rust、Java等語言。
他們通過對上游代碼進行修復優化,并對內部的Python進行升級維護,為整個開發團隊降本增效。
他舉例說,如果LLVM團隊能把搜索速度提升萬分之一,一年內就能給谷歌節約數百萬小時的計算時間。
在這名網友的介紹之后,zem還進行了更詳細的補充。
首先是維護谷歌內部使用的穩定版本Python,并確保能正常運行。
Python團隊完成了從2.7到3.6,再逐漸到3.11版本的遷移,每次都要耗時數個月甚至一年,因為一旦引入新的代碼,就必須對它引起的所有故障負責。
除了Python本體,谷歌使用的上千個第三方包、定制版的pylint和black也需要由他們來維護,還得撰寫風格指南和代碼庫。
此外該團隊還要負責支持外部的pybind11項目、將Python規則向Starlark遷移、對代碼執行自動重構等工作。
而這些工作僅僅是開發本身,在這之外他們還要給谷歌內部使用Python的開發者給充當“客服”,協助其他團隊解決與Python相關的棘手問題。
雖然要完成的任務有如此之多,但據Zem介紹,谷歌Python團隊的規模還不到十人,人手并不充足。
不過盡管如此,Zem仍然對這份工作表示很滿意,并表示這是他“最好的一份工作”。
但這種說法也不禁讓人好奇——
一方面是被解散團隊的員工說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又是谷歌直接把整個團隊撤掉,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谷歌的“廣進計劃”
對于這樣做的原因,谷歌還沒有進行說明。
不過Zem透露,針對Python有關的工作,谷歌打算在德國慕尼黑另起爐灶。
同時他還表示,Python團隊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工作,都會被慕尼黑的新團隊接管。
而至于深一步的原因,有網友猜測是——節約成本——因為在歐洲的用工花費要低于美國。
而這個慕尼黑的團隊,也正是谷歌給Python團隊員工提供的“替代方案”。
但顯然這些在美國的員工并不希望跑到萬里之外的德國,因此谷歌的舉措幾乎與裁員無異。
而僅僅是今年,這就已經不只是谷歌的第一次裁員或“重組”。
據Business Insider消息,上周財務部門也進行了“重組”,重組之后的工作地點則是班加羅爾(印度)、墨西哥城(墨西哥)和都柏林(愛爾蘭)。
而規模更大且更加直接的裁員發生在今年1月,涉及來自硬件、廣告銷售、搜索、購物、YouTube等部門的上千名員工。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這是個“艱難的選擇”,但谷歌今年需要將主要將投資用于“重大優先事項”。
同時劈柴哥還透露,今年還會有很多裁員,但不會達到去年12000人的那種規模。
與此同時,微軟、亞馬遜、Meta等硅谷巨頭,也紛紛進行著自己的“廣進計劃”